《世界的未来》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12页(1052字)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写的一部未来学着作。
姜振寰等人根据日本生产率总部1980年日文版翻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4月出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日本政府倡议和组织的、由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参加的科研机构,其研究宗旨是先进的工业国家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同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的问题。
本书的执笔者是法国着名经济学家、能源专家和系统分析专家勒逊。作者通过对大量事实和数据的分析,认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政治因素,而不是自然物理因素。
对发达国家的前景作了展望和分析,指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和进步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从现在起一个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将达到110亿至120亿,人类将更加关心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能源转换的困难,投资效益的降低等原因,工业国今后经济增长迟缓的可能性仍然很大。由于人口和经济竞争能力变化所产生的压力,使发达国家目前正面临重大的结构变化。
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给它们提供资金和市场,如早发达国家肯于向它们提供资金和市场,则前景将是乐观的。而贫困国家情况的改善将是极其缓慢的。
工业化将在第三世界某些地区取得惊人的进展。未来的世界,人们对新生活方式的向往将有所增加。
但是,目前还不能断定会出现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活方式。作者认为,由于未来社会有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是发达国家的低增长,第三世界的分化。因此,发达国家在注重南北关系的同时,也应放眼于北北关系,应采取新保护主义手段巧妙地促进国家的经济活动。
作者强调指出,为了更好地管理世界经济,迎接世界未来的许多挑战,当前各国政府应该重点研究四个领域的问题,即能源转换、发达国家为适应新局面对国家政策的探索、为第三世界的发展而共同努力、新型的国际合作。
《世界的未来》一书,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提供了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方案。出版后受到了世界各国许多学者和政府决策人物的重视。
美国着名社会学家D·贝尔对本书评价很高,在他担任卡特总统组织的八十年代国民课题研究委员会的资源、能源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时,曾要求委员会全体成员通读该书。该委员会的国际经济部门则将此书作为分析国际经济状况的基础。
该书对于我国理论工作者、决策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广大干部研究新技术革命的形势,研究国外社会经济的历史与前景以及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对策,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