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81页(1216字)
【生卒】:1788—1860
【介绍】:
德国哲学家,反理性主义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生于但泽,父亲是个大银行家,母亲是个颇有才气的女作家。叔本华性格孤僻自傲,喜怒无常,有些神经质。他曾在哥廷根学习医学和哲学,在那儿研读过柏拉图和康德的着作,后又去柏林大学专攻哲学,不自觉地受到费希特哲学的影响。叔本华一生还研究过印度哲学,特别是佛教的义理,并把其中的禁欲、涅槃等吸收到自己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中来,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叔本华一生无固定职业,主要从事写作,间或也至大学讲过课,但终因不受欢迎而辞职不干。他先后居留于魏玛、德雷斯顿,后定居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直至去世。叔本华的主要着作有:《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年)、《视觉和色彩》(1816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自然界中的意志》(1836年)、《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年)、《附录和补充》(1851年)等。
在哲学世界观上,叔本华吸取了康德的思想,把世界分成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的世界,并进一步把现象世界归结为人的表象世界。
认为世界是只对认识、只在认识中存在的,设有认识,世界根本不能想象。就世界作为表象而言,它需要认识的主体作为实际存在的支柱。对于现象世界之外的自在之物,叔本华把它叫做意志。认为意志超越了认识中的主体和客体,是人最根本的东西,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理性的认识活动),都是意志客体化的表现。
与人一样,自然界的其它事物也有意志,但它们的意志比较低级,只表现为盲目的自然力。一切意志的根本特性是求生存,因此,意志也可以叫做“生存意志”。
在伦理社会问题上,叔本华以他的唯意志论的基础,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和历史领域均属于现象世界,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和结构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只是理性派思想家主观虚构的产物。非理性的意志是社会制度、结构和社会理想背后的真正本质,而社会历史中所谓的必然性、因果性、目的性都是意志的表现,是意志的客体化。
他还认为,由于人们不了解上面的道理,总是企图通过认识和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结果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意志来支配的,意志的本性在于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欲望和冲动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总是暂时的,旧的欲望得到满足之时,就是新的欲望产生之际。
意志支配下的人永远处于痛苦之中。为了摆脱人生的痛苦,就必须抑制欲望、否定人的生存意志,通过禁欲去达到佛教中的涅槃境界。
这样,人们就超脱了现实世界而进入到自在之物的世界。叔本华的社会历史观是建立在否定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他不仅否定了现实社会中按理性活动的,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人,而且也否定了现实社会中按意志活动的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他不仅是一个非理性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虚无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