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17页(4361字)

与政治相对应的概念,是政治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克思主义导师在使用经济这个概念时,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论证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时,谈到经济;一是在论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时,谈到经济。在前一种情况下,经济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有时也单指生产力。在后一种情况下,经济是指经济斗争、经济建设、经济工作(包括生产管理工作、计划工作、财会工作、金融工作等)。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人类社会历史,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在论证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时,他们分析了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认为经济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这个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他们有时称它为经济关系或经济结构,有时称它为经济事实或经济情况,有时称它为经济因素或经济条件,也有时称它为经济或经济运动等等。其含义何在?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经济结构时,明确指出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1876年。

恩格斯在谈到阶级斗争的历史时说:“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9页)”。这里明确把“经济关系”同生产关系看作含义相同的概念。

他们还在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的含义上使用“经济”概念。《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就鲜明指出:“资本关系只有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即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才能出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7页)。”1894年,恩格斯又在一封信中说:“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说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这里不仅回答了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而且也说明经济关系是指生产方式。

还有另一种情况。70年代中叶,恩格斯在批评杜林的暴力论时说:“……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82页)。”这个“经济”自然是指生产力。还说:“以现代军舰为基础的海上政治暴力,表明它自己完全不是‘直接的’,而正是取决于经济力量,即冶金工业的高度发展,对熟练技术人员的号令权和丰富的煤矿(同前,第189页)。”这个“经济力量”当然是指生产力的几个因素,不包括生产关系。

他们也在论证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时谈到经济。但我们发现较少,而且已发现的是在经济斗争(即革命前工人要求资本家改善生活条件的经济斗争)的意义上使用。1871年,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就说过:“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自然是以夺得政权作为最终目的,为此当然需要一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在经济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工人阶级预先的组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第337页)。”至于在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含义上使用经济概念,我们尚未发现。

此外,他们有时还在节约、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等意义上,使用过经济这个概念。

列宁斯大林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任务也有区别。他们当然需要依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丰富发展它。

另外,在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又面临正确处理政治工作、政治斗争与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关系。这样,他们在论述经济与政治关系时,经济这个概念就有更多的含义。除指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外,常常指经济建设、经济工作一类的意思。1908年,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宣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同论时指出:社会存在“永远也不会为社会意识所完全把握”,“人类的最高任务就是把握经济进化(社会存在的进化)这个客观逻辑的一切主要之点(《列宁全集》第14卷,第343页)。”这里,列宁直接把经济解释为社会存在(即生产方式)。但十月革命后,他发表的文章和着作中,经济有了新的含义。1918年,列宁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这个经济的含义,他解释说:“多谈些经济,但这不是指‘一般的’议论……不是的,我们需要的经济是指搜集、周密的考查和研究新生活实际建设的各种事实。在新经济建设中,大工厂、农业公社、贫农委员会和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是否真有成就?……(《列宁全集》第28卷,第81页)。”显然,多谈些经济,这个经济是指经济建设、经济工作。

1920年,列宁在一次会上,提出对外国实行租让制来“恢复我国的经济(《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8页)。”这个经济不可能指经济基础、生产方式,而是经济事业、经济建设。

至于斯大林,他曾说过:“研究社会历史规律的关键,并不是要到人们的头脑中,到社会的观点和思想中去探求,而是要到社会在每一定历史时期所采取的生产方式中,即到社会的经济中去探求(《联共(布)党史简明都程》第154页)。”这里直接把经济等同于生产方式。

可是1937年,他在谈到政治和经济不可分时说:“谁想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把经济和政治分开,以削弱政治工作为代价来加强经济工作,或者相反,以削弱经济工作为代价来加强政治工作,那一定要碰钉子”(《斯大林文选》上卷,第137页)。这个经济当然是指经济工作。

可见,无论列宁还是斯大林,使用经济概念都没有限于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不同,他们大量地在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含义上使用。

这当然同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密切相关。

区分经济——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和经济——经济建设、经济工作,是有根据和意义的。区分经济的不同含义决不是灵机一动,任意杜撰,它有充分的根据。

首先,马克思主义导师着作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着作已编辑出版了一百多卷,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在他们的着作中,上述这种区分是记载累累,人们不能无视它们的存在。

其次,辞典上的某种根据。我国1980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对经济这个词条作了四条注解;(1)“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2)“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3)“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的各部门”;(4)“节约、节省、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状况”。(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第55——56页)。

1979年出版的《辞海》对经济的注解是:(1)“经世济民,治理国家”;(2)节约;(3)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4)国民经济。(《辞海》第1164页)。

至于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语言辞典,如俄文辞典,对这个词条是这样注解:(1)生产关系的总和;(2)经济生活、经济状况,财政经济工作、经济工作部门的结构和财政物资状况等;(3)经济学。此外还有生产设备、生产单位、家务等意思。可见,区分经济概念的不同含义,在现有的辞典中,也有一定根据。

再次,更重要的是理论根据。

从理论上讲,经济工作、经济建设同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产方式的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的实践活动不能任意改变生产方式的运动,它必须根据和符合生产方式运动的客观规律。

经济工作是经济工作人员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同样必须根据和符合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否则就不能得到胜利,但是反过来,经济工作对生产方式不是没有影响和作用。

符合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经济工作可以推动生产方式向前发展,不符合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经济工作,则阻碍生产方式向前发展。

这就是经济工作和生产方式的相互联系。然而我们不能以此否定二者的区别。

经济工作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属人的主观能动性范围,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生产方式的运动是客观的经济运动,是社会存在,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内容。

既然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么,经济工作和生产方式无疑是存在区别的。另外,生产方式有先进的和腐朽的,不能讲什么正确的和错误的生产方式。

但经济工作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符合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经济工作是正确的,不符合的,就是错误的。

可见经济工作的正确和错误之分,是以认经济工作和生产方式的区别为前提。抹煞这种区别,就会导致经济工作可以不管是否符合生产方式发展规律,这就要造成经济工作的失败。

区分经济的上述含义,不是玩弄概念游戏,它有重要意义。首先,这种区分就是区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承认这种区分,才谈到上经济工作有所遵循,才能使工人阶级政党实践活动,包括经济工作避免主观任意性。同时也只有承认这种区分,才能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本身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先进的思想意识通过进步阶级的实践,推动生产方式的发展;腐朽的思想意识,通过反动阶级的实践,阻碍生产方式的发展。

抹然经济工作和生产方式的区别,抹煞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的区别,不承认社会生活中,除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外,还有与它们相联系的社会实践。那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将无从理解。

其次,只有区分经济的不同含义,才能避免严重混乱。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夜,曾号召“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超过各先进国家(《列宁全集第25卷,第354页)。”1928年,斯大林在谈到这个号召时说:现在“我们可以把列宁的话大体上这样变动一下:‘我们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在政治方面赶上并超过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是这还不够。我们应当利用无产阶级专政……以便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超过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216页)。”这个经济显然是指经济建设,国民经济一类的意思。如果我们否认区分经济的不同含义,把这个经济解释为经济基础、经济制度,那就要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落后的结论。可见区分经济基础、经济制度同经济工作、经济建设,决不是可有可无。否则必将造成混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