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与历史唯物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71页(3235字)

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资产阶级思想家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严重挑战,我们克思主义者应该通过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挑战的回答,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这次新技术革命以一批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高技术为标志。这批高技术主要指以下六大技术群体:(1)信息技术群体,包括微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光电子、卫生通信技术等;(2)新材料技术群体,包括非晶态、多晶薄膜、碳纤维、结构陶瓷、记忆合金、分离膜、超导体技术等;(3)新能源技术群体,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技术等;(4)生物技术群体,包括微生物、酶、细胞、基因技术等;(5)海洋技术群体,包括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水养殖技术等;(6)空间技术群体,包括空间探测、空间工业、航天运输、空间军事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群体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起和即将引起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决策方式、管理方式、家庭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而且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课题。诸如:在知识、智力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否仍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西方学者关于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划分的理论,是否推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否仍然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能否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正在“趋同”或“融合”?新技术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起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是否消解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推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是否推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和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地位决定权力分配的观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是否可以取代社会革命,如何正确认识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必然性以及革命的形式和道路问题?如何正确评价技术的社会作用,新技术革命能否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新技术革命对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什么影响,如何正确解决当代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各种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新技术革命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有什么影响,我国对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应该采取什么样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决策?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在作者看来,都不能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但又应承认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都要求理论工作者做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回答。

上述这些问题,不仅是我国理论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研究新技术革命的论着如雨后春笋,纷纷问世。

诸如,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微电子学与社会》,巴黎小组的研究成果《世界面临挑战》,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阿尔温·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预测与前提》,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斯·K·拉森合着的《硅谷热》,松田米津的《信息社会》,屋太一的《知识价值革命》,阿·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展望二十一世纪》,约翰·齐曼教授的《知识的力量——科学的社会范畴》,杰里未·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合着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等等。

这些学者的政治态度不尽相同,理论观点不尽一致,他们的着作也有优劣、雅俗之分。但是,总的说来,这些着作都一方面程度不同地提供了这次新技术革命的信息和一些值得借鉴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又程度不同地包含着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有的甚至公开向马克思主义提出挑战,直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上述这些着作,大都已经译成中文出版,在我国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这些着作进行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读者以正确的态度阅读这些着作。

我们对待这些着作的基本态度应该是既不要简单排斥,也不要盲目接受。对于其中歪曲、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要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旗帜鲜明地加以反驳;对于学术上的不同见解,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榷;对于其中提供的有价值的思想资料,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对于其中正确或基本正确的理论观点,要批判地加以吸收;对于其中蕴含的合理思想,要尽力挖掘;对于其中提出的某些反映现实的新概念,要加以改造,引进历史唯物主义体系。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版了不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介绍这次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影响的论着。但是,理论界对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翻译出版的外国学者的有关论着也缺乏必要的评论。

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任务,主要的已不在于介绍这次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影响,而在于通过对新技术革命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通过对外国学者提出的某些理论观点的评论,加深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界正在研究改革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的问题。

我国原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反映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归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在传播历史唯物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把它说得一无是处,甚至冠以罪名,是不符合实际的。

但是,我们也不否认,原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存在不少缺陷,需要加以改造。

第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虽然归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但还有一些马克思、恩格斯论述过的重要内容,没有包括在《序言》之中,原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也没有写进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和认识新技术革命提出的理论问题有直接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应该把这些内容补充进去。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来,世界历史发生了很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原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没有依据这些新变化,相应地提出新概念、新命题、新原理,充实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这就是说,原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没有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我们所处的时代。

对于原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存在的这些缺点和不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要组织理论工作者加强研究,争取尽快地改变这种理论落后于实际的状况。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术民主,鼓励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展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争论、辩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为创造出较为令人满意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而努力。通过对新技术革命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做出对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使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

总之,我们要遵循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原则。

对于世界新技术革命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既要注意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注意用新的历史材料、新的概念、新的命题、新的观点,充实、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上一篇:新民主主义 下一篇:新技术革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