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资源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简明经济百科辞典》第660页(1161字)

可供放牧牲畜和割草利用的、一定地域上的天然或人工植物群落。

是以禾本科、豆科及其他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类型。

草场作为一种宝贵的国土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以其植株体供牲畜饲用,给人类换来肉、蛋、奶等第二性生产食品,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而且可以绿化祖国、保持水土、调节空气、维护生态平衡,是构成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草场类型组合特点,我国草场可分为五个大区:(1)东北草原区。包括黑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一部分和内蒙古东北部,屋草甸草原区。该区冬长而干寒,夏短而湿润,雨量丰沛,土质肥沃,地势平缓,草场开阔,野生牧草达400余种,优良牧草近百种,牧草质量好,产量高,适宜发展大牲畜,是我国最好的草场之一。

(2)蒙宁甘草原区。包括内蒙古、甘肃两省的大部和宁夏的全部,以及冀北、晋北和陕北草原地区。

该区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躁,夏季温湿多雨,春、秋气候变化多端。

区内东部降水量较多,牧草茂密,为干草原类型;西部降水量稀少,为荒漠草原。内蒙古草原是本区的主体。(3)新疆草原区。

范围在北起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界山,南至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该区地处大陆中心,干躁少雨。

北疆由于极度干躁,草原上升到山地和高原的河谷地带,形成特殊的山地草原,是我国单位面积产草量最高的地区,也是质量最好的夏季牧场;南疆多属干旱荒漠草原。

(4)青藏高原区。

包括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甘肃的西南部、四川的西北部、云南的西北部。该区地势高峻,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草原区。

区内的主体西藏,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1/6,是我国重要的牧业省区之一。(5)南方草山草坡。

主要指广泛分布于南方热带、亚热带山地的灌草丛,是森林遭受人为破坏后所形成的次生植被。

该区水热条件好,牧草种类多,但分散性很大,利用不当易引起退化。

我国草场资源的主要特点:(1)面积广阔,草种丰富。我国的草地面积相当于欧洲总面积的1/3,与澳大利亚、苏联和美国的草地面积相仿。

世界上大部分优良牧草,我国都有其野生种。(2)生态系统脆弱,载畜量低。我国草地大部分处于温带干旱或高寒环境,热量较少,生长期较短,牧草质量不稳,产量不高,稍有利用不当,就会引起草地退化、沙化或碱化。(3)产量、质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我国牧区草地,一年之内夏季生长快,蛋白质含量高,因而载畜量亦高;冬季牧草枯黄,营养含量低,载畜量亦低,形成“夏饱、秋肥、冬疲、春死”的状态。由于气候多变,干旱、风雪灾害时有发生,年际间也不稳定,仅降水量因素,就可使荒漠草原产量增减4倍之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