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73页(3444字)
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对社会标准质量劳动时间的节约程度。
它包括单位产品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节约和社会总劳动的节约。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劳动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及其相互比较的效益和效率的关系。它是对今天特定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过程中所创造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能力的客观描述。
它体现了蕴涵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的生产性、变化性、经济性、有效性、相关性、社会性以及局部性和全局性的内在有机统一。
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比较规范的定义直到西方经济学诞生后才产生。
在西方经济学中,最早将劳动生产率简称为生产率。
我国经济理论界把劳动生产率定义为: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
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计算;或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计算。十分明显,劳动生产率的这一传统表述,仅仅包括了生产单位产品活劳动的耗费,因而是有缺陷的。
首先,这一概念只包括了活劳动的消耗,没有包括物化劳动的耗费。劳动过程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都会得到实际的耗费,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使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方面都得到节省,使商品中包含的总劳动量减少。如果只有活劳动减少,物化劳动却因机器设备的价格昂贵和使用效率低下,而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的浪费增大,以至抵销活劳动减少的部分,甚至超过活劳动减少的部分,这就使得总劳动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可能增大,这就不能证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其次,劳动生产率的传统表述忽视了宏观方面的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是指社会总劳动量在各个部门能够得到合理分配。这样就不会因社会生产比例失调而造成社会总劳动的浪费。这就说明,当时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如果只能实现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而不能实现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是不能得出上述结论的。
资本主义的情形就是如此。马克思正是根据资本主义只能实现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相反,在社会总劳动方面却造成了巨大浪费这一事实,才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最后,劳动生产率的传统表述根本没有包括劳动时间的质量内涵。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不仅要看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节省程度,不仅要看总劳动的分配是否合理,即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而且要看为此耗费的劳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标准质量,即产品质量是否过关。
如果产品质量不高,卖不出去,这一部分劳动也就白费了。
劳动生产率新的表述弥补了传统表述的缺陷。
它涵盖了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全部内容。揭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节约劳动时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多次指出:真正的节约(经济)=节约劳动时间=发展生产力。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缩短生产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为我们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我们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指明了方向。
我们应该紧紧围绕节约劳动时间去思考劳动生产率问题。
根据马克思节约劳动时间理论的内容还可以从劳动生产率的数量内涵和质量内涵的角度进行考察。
劳动生产率的数量内涵是从劳动时间节约的范围考察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有关内容。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即从微观方面尽量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和从宏观方面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
首先,从微观方面考察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
单位产品的价值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它们的节约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不同的。
活劳动的生产效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活劳动生产效率越高,单位商品耗费的时间越少;反之亦然。
物化劳动的节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原料和辅助材料的消耗随着生产资料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减少。这种情况反映了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经营管理加强,浪费减少,等等。
另一方面是固定资本价值的转移。固定资本价值转移的情况却不同,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特征正好是:不变资本的固定部分大大增加,因而其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部分也大大增加”(1975,P.290)。但是,这种增加的量必须“小于因活劳动的减少而节约下来的价值部分”,“由于活劳动的减少而减少的价值部分必须抵消一切增加的价值部分而有余”(1975,P.290~291)。这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更少的活劳动使用了更多的物化劳动,尽管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部分增大了,但这个增大的部分小于它所代替的活劳动部分,因而商品的价值总量降低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固定资本中磨损最大,使用年限最短的是机器,从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部分也是最大的。因此,要降低固定资本转移到单位产品上的物化劳动,最主要的是节约机器的物化劳动。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提高制造机器的劳动效率,降低机器本身的价值;二是要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使机器在有效使用期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机器分摊在每一个产品中的价值降低;三是要掌握好使用机器的界限。马克思指出:如果只把机器看作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么,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生产机器所耗的劳动要少于使用它所代替的劳动。
这样,单位产品中转移的固定资本价值才会小于因使用机器而节省的活劳动的价值,单位商品的总价值才能降低,才表明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
其次,从宏观的角度考察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
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表现为社会总劳动量在各个部门能够得到合理分配。这样,整个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单个企业产销对路。
劳动生产率的质量内涵是指生产者耗费的必须是标准质量的劳动时间。所谓标准质量的劳动时间,就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标准质量的使用价值必须具备的正常质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马克思曾经精辟地指出:每种商品的价值都是由提供标准质量的该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大系统,分解开来,其中包括若干子系统。它们是:(1)活劳动生产率系统。对活劳动节约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力的素质、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社会分工和协助的发展程度。
(2)物化劳动生产率系统。对物化劳动节约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劳动资料的节约、劳动对象节约以及资金占用、耗费的节约的程度以及科技和管理的水平。(3)社会总劳动生产率系统。
影响社会总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布局的状况、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等等。
(4)劳动质量生产率系统。对劳动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等。
四个子系统及其中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建立指标,以便从不同侧面考核经济工作的好坏。劳动生产率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各个要素在整个经济发展中都互相联系、相互制约。
在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作用都能得到良好发挥,社会经济就能繁荣兴旺。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
黄铁苗,1994,《劳动生产率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
刘贵访,1978,《论社会生产力》,人民出版社。
宗寒,1991,《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