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条件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19页(2857字)

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它有两种表示法,一是用物物交换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牵涉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一定数量的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比以前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了。

还有一种是用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即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如果用百分数表示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如果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可见,贸易条件的实质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通常只限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内。它用来表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一国的贸易利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它不能表示贸易条件是否合理。

贸易条件合理不合理,需联系国际价值——国际交换的基础来考察。

贸易条件指数的下降并不必定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贸易条件,还可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大利益。这说明进出口国的贸易竞争,实质上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一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影响一国分享贸易利益多少的主要因素。

最早从理论上探讨贸易条件问题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他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来说明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从供给方面说明了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相互贸易,都能得到比较利益。

李嘉图还提出了两国互利的交换幅度。但是,对于在这一幅度范围内的实际交换比例应该是多少,是何种机制决定了这一交换比例等问题,并没有论及。因为比较成本理论没有考虑需求方面的因素,因此无法说明具体的贸易条件怎样决定。约翰·穆勒在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互需求原理,着重从需求方面探讨国际交换比例的现实决定问题。

这一原理认为,在比较成本确定的交换幅度范围内,实际的贸易条件是能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能够支付其总进口的那种贸易条件。它是由双方消费者对对方产品的需求所确定的。一个国家应该用多少出口商品换入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取决于两国相互进口的需求量正好等于它们各自出口供给量时的交换比例,亦即供求一致时的交换比例。这就是说,按照两国相互需求所决定的贸易条件,是使总进口和总出口达于均衡状态时的贸易条件。

实际的贸易条件也就是均衡贸易条件。至于这个均衡贸易条件对哪一国更有利,要看两国相互需求强度的对比。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愈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贸易条件就愈是对本国有利。

英国经济学家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约翰·穆勒的理论基础上,用提供曲线作为一种图解法来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贸易条件。

马歇尔把需求变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本国对原供出口的商品需求增加,另一种情况是对进口商品需求的增加。

在国内对出口商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国内消费者把收入更多地花在本国产品上,相对减少了对外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假定国际市场供求状况不变,就会导致贸易量的减少和贸易条件的改善。一般来说,减少贸易量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改善贸易条件会增加一国的福利。

如果贸易条件改善的有利程度大于贸易数量的缩减的不利程度,那该国总的贸易情况还是改善了。

反之,总的贸易情况就恶化了。

在本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进口的扩大。假定国际市场供求状况不变,那就会导致贸易量的扩大和贸易条件的恶化。

如果贸易量扩大的有利程度大于贸易条件恶化的不利程度,则该国总的贸易情况还是改善了,反之则恶化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学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贸易条件理论作了有意义的发展。

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这是从供给方面来考察贸易格局的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种增长是出现在进口竞争行业还是出口行业。假定生产要素增长能影响商品的世界价格,那么,替代进口的经济增长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而扩大出口的增长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

如果生产要素的增长使得出口产品的供给迅速增加,从而造成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那就会导致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的绝对下降,出现“贫困化增长”。这时该国就需要对国内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改变进出口商品结构。

商品结构与贸易条件。一般来说,一国出口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贸易条件趋向改善,而一国出口结构过分依赖初级产品,则贸易条件趋向恶化。由于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工业制成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高,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会移向奢侈品等工业制成品,并使得制成品出口国享有产品相对价格提高和贸易条件改善的好处,而使得那些原料、谷物等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世界市场需求结构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十分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则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贸易政策与贸易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体制已从自由贸易趋向管理贸易,国家垄断和国家资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显着增强。

各国政府普遍运用恰当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外贸政策对进出口进行干预,以改善贸易条件。比如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植本国的出口集团,以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或垄断能力;规定政府优先采购本国产品,制定各种贸易政策限制进口需求,等等,从而达到影响世界价格,改善贸易条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范家骧,1985,《国际贸易理论》,人民出版社。

姚曾荫主编,1987,《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1992,《国际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彼得·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85,《国际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Krugman,Paul R.,and Maurice Obstfeld,1988,International Economics,Scott,frosman and Company.

上一篇:现代农业 下一篇:自由贸易港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