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42页(3262字)

又称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指各个政治上独立而经济和信贷方面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的国家,为了协调贸易交往、债务清算、资本转移等方面所涉及的各国货币的兑换、汇率制度的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和储备资产的供应等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内自发地或者按照一些共同的标准或某种国际协定形成的一系列规则、惯例和组织。

从历史上有过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来看,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各国货币间汇率的确定。这种确定可以通过各国货币各自固定的法定含金量之比来进行,也可能通过与一种或几种硬通货挂钩来实现,还有可能完全由货币之间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同通货之间的自由兑换,从而保证不同通货表示的资产的可兑换性。一般来说,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才能达成各国资源的有效配置。(2)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当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时,可以通过汇率的涨跌和各国经济政策的改变来调整。一个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存在一个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从而在调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纠正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3)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国际储备是用于国际支付和国际收支调节的资产形式,一般是能被多数国家所接受的流动资产,如黄金、美元和其他少数硬通货。

国际储备资产必须保持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价值,其供应要在国际控制之下,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相协调。总之,一个高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协调各国的货币金融政策、维持正常的国际金融秩序以至确保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它是在19世纪下半叶以后一段较长时间内,随着西方各国逐渐放弃金银复本位制而过渡到单一的金铸币本位制后自发形成的。

到1880年这一体系已非常完备,1897年至1914年是它的全盛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世界经济较为稳定,世界黄金产量平稳快速增长。金本位制采用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以黄金作为国际货币,各国对本国货币规定了含金量,各国货币都可按固定的官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各国间的黄金能自由输出入,另外各国货币发行量与本国黄金储备量保持一定比率。在这样的条件下,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这就是在此之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s)所称的“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1752),即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顺差时,黄金流入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收入与物价提高,从而进口扩大,出口减少,资金外流;而对外收支逆差的国家黄金流出,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收入与物价下降,就会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西方各国脱离黄金储备而大量发行不可兑现的纸币,国际金本位制陷于瘫痪。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又使战后各国为恢复稳定的货币体系而进行有限度兑换黄金的努力遭到失败。

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波动,由于本身带有紧缩性倾向的国际金本位制使各国为保持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而采取的国内经济政策所造成的损失过大,国际金本位制便宣告结束。

1943年,美国人怀特(Harry Dexter White)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分别提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新体制的方案。

1944年7月,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White Plan)为主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并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

由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空前强大、国内通货膨胀很低、拥有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和黄金储备,因此,黄金和美元成为当时的主要储备资产,并且美元作为“关键货币”和对黄金的补充,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一体系采用的是金汇兑本位制,即规定每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各国中央银行可随时按此官价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同时各国宣布它们以美元表示的本国货币的平价,使之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随时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市场汇率的波动幅度保持在平价±1%以内。只有发生国际收支“根本不平衡”时,经IMF批准方可变动汇率平价。

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Reg.)。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当成员国的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时,可由该国动用官方储备或者从IMF设立的普通贷款账户中借入短期资金来平衡国际收支,而各国的国际收支的“根本不平衡”则采取调整汇率平价的方式来平衡。

IMF还负有管理和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责任,有权与各成员国就其可能影响国际货币稳定的国内外政策进行磋商和提供咨询。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欧洲与日本经济的恢复,美元从40年代的短缺变为过剩。

相对于黄金和其他货币,美元价值被高估了,这就出现了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提出的美元供应与美元信用之间的矛盾(1960)。到了1960年,开始出现美元危机。

70年代初,由于美元经济进一步恶化,1971年8月,美国宣布不再承担以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在此情况下,各成员国也宣布本国货币与美元脱钩。1973年,随着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从1973年起,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严重。为此,由IMF的二十国委员会主持的对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改革开放进行,并于1976年1月在牙买加达成协议,内容包括: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但要求IMF对各成员国的汇率政策实行监督;增加会员国在IMF中的基金份额;规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和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并可用于国际借贷;废除黄金官价;扩大信贷额度,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协议下的货币体系是以浮动汇率为主的管理浮动汇率制(Managed Float)。

国际储备资产形式出现多元化,但由于美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管理浮动汇率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国际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和有关国家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的。

在牙买加协议之后,另一个对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货币一体化。

从1979年正式建立至1990年,欧共体成员国全部被纳入欧洲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为: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CU),其价值按所有成员国的货币的加权平均价值计算;实行可调整的多重汇率平价制,即根据各国情况规定不同的货币与ECU平价汇率的波动幅度,同时规定各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平价与波动幅度;建立欧洲货币基金,以增加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和对逆差国的融资能力。

1995年,欧盟进一步决定从1999年开始逐步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实行货币联盟。

战后的国际货币实践表明,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关键在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充分协调。

参考文献:

迈克尔·梅尔文,1990,《国际货币和金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约翰·伊特弗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陈彪如,1991,《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