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531页(2195字)

是20世纪末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表现为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党地位以及统一的联盟国家不复存在。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时间19点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落,经历了近70年风雨历程的苏联宣告解体。

十月革命赢得初步胜利以后,布尔什维克党从1918年夏到1922年逐步确立了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局面。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布成立。

加盟共和国的数量由开始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高加索等4个逐步发展为15个。

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苏联各族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注目的“工业奇迹”,赢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二战以后在苏联的影响之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一股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发展为多国。苏联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与美国分庭抗礼,成为两极世界中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以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文化思想整齐划一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进入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又一次改革的历史重任。

1985年,戈尔巴乔夫(М.ГорбчёB)入主克里姆林宫,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

改革之初,在“完善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进行,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倡“民主化”、“公开性”,推行外交“新思维”。

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将改革的重点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放弃苏共是苏联政治体制的核心的提法,削弱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作用。至此,苏联社会开始出现严重分化,反对派势力、民族分裂势力迅速抬头,社会意见多元化逐渐向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演变。

到1990年苏共完全失去了对改革进程的控制力。东欧剧变这股强大的冲击波促使戈尔巴乔夫及其支持者进一步加速向右转变。3月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第6条,放弃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总统制”。7月召开的苏共28大提出了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消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提法,改变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致使联盟陷入全面危机。到1991年,许多共和国宣布独立。“八·一九”事件后,苏联总统已徒有虚名,失去了对各共和国的控制。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要停止其存在”。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个共和国首脑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会晤,签署了《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等六项文件,正式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建立。格鲁吉亚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会晤。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Б·Eльцин)在克里姆林宫进行了会晤,商讨实施阿拉木图会晤决议以及移交管理和控制核武器权力等问题。

24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联合发表命令,要求联盟机构,包括苏联总统机构和跨国经济委员会从1992年1月2日起停止活动。

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对苏联解体早有预测。

60年代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评论家、史学家安·阿·阿马尔里克就曾写过《苏联,能存在到1984年吗?》一书,他认为,“官僚主义上层人物的‘有害选拔’,规定目标的失败以及苏维埃官僚政治的处世态度”这三个因素将导致苏联“趋向完蛋”(沃尔夫冈·莱昂哈德,1980,P.347)。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失败》一书中也推测,苏联最多也只能熬到1996年。

苏联解体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现实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推行了一条错误的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经济上没有针对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采取行之有效的、稳妥的改革步骤,致使苏联经济陷入停滞和危机;在政治上,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仿效西方实行多党制,使党和国家陷入政治上的混乱状态;在意识形态领域将“公开性”、“民主化”绝对化,造成了在思想理论上的混乱。

在外交上推行“新思维”,从谋求缓和发展为倒向西方;在民族政策上,仍沿袭过去的理论和政策,没有认识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一些政策和措施引发了民族主义的泛滥,并导致了民族危机。

参考文献:

江流、徐葵主编,1994,《苏联剧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江流等主编,1994,《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宏、纪玉祥主编,1992,《苏联“改革”纪事》,红旗出版社。

沃尔夫冈·莱昂哈德,1980,《一次革命的前夕吗?》,商务印书馆。

沈志华、于沛等主编,1993,《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当代中国出版社。

上一篇:东欧剧变 下一篇:统购统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