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预期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67页(4131字)

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理性预期的思想实际上在60年代初已经出现。穆思(Muth,J.F.)1961年发表在美国《计量经济学》杂志上的论文“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最早提出了理性预期假说(Rational Expectations Hypothesis)。但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那时仍处在巅峰时期,穆思的文章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

直到7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经济衰退和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卢卡斯(Lucas Jr.,R.E.)连续发表文章用理性预期假说作武器批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理性预期假说才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后来,萨金特(Sargent,R.J.)、华莱士(Wallace,N.)、巴罗(Barro,R.J.)又加入卢卡斯的队伍,最终形成了独立的理性预期学派。

目前,在美国主流经济学以外的诸经济学流派中,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最大。

有人把该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与当年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相提并论,称之为“理性预期革命。”

理性预期学派兴起于70年代并非偶然。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货币主义也一筹莫展。这就为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创造了机会。卢卡斯把弗里德曼(Friedman,M.)的自然率假说和穆思的理性预期假说结合起来,论证了凯恩斯主义的稳定性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同时又指出,货币主义的货币供给固定增长的所谓“单一规则”政策也因为公众的理性预期而失效。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政策都是无效的,应该恢复自由主义的传统,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自动调节作用。

(1)从预期到理性预期。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是建立在“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和“完全信息”两个基本假定的基础上,对未来不确定性问题并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根据穆思的归纳,6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对预期的理解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以价格预期为例,可以明显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第一,静态预期。

这种预期把上期的实际价格看作现期的预期价格,实际上把价格看作是不变的。第二,外推型预期。与静态预期相比,外推型预期理论能够从变动的角度看待未来的价格变化。这种理论认为,在对某一时期的价格进行预测时,不仅要依据上一时期的实际价格,而且要考虑到上一期实际价格水平与前一时期价格水平的变动差额。

与静态预期相比,外推型预期理论有所进步,但它仍把过去价格的变动情况看成将来一定要发生的情况,这就决定了外推型预期的局限性。第三,适应性预期。

这种预期理论引进了学习因素,当人们在预期中出现较大失误后,他们会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再进行预测时会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程度来修正下一时期的预期。适应性预期摆脱了简单地依赖于过去的实际价格来预测未来的作法。这三种预期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把一切有关价格、政府政策效应等知识系统和可资利用的信息排除在预期过程之外。这显然又不符合经济分析中人们追求最优化目标的假设,因为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行为中,人们必然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达到最优化目标。

穆思在定义理性预期时指出:“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把这种预期叫做‘理性’预期”(1961)。从穆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对经济变量的预测与实际上发生的事实相一致,也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相一致。这种预期是以人们充分利用一切有关信息为条件的,这里信息不仅指有关统计资料、数据,而且包括有关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知识。

为正确作出理性预期,穆思提出了一种概率统计分析工具。他认为,在预期中,各经济主体均会发生差异。

在统计分析上这些差异可用其数值分布显示出来。将不同经济主体预期的变量(如价格)数值按百分比列出,即可形成主观概率分布;然后,将考虑到预期误差的计量模型所推算出的预期价格的度数按百分比表示出来,即为客观的概率分布。

当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与主观概率期望值相一致时,即为理性预期假说的形成。穆思强调信息在理性预期中的重要性,信息如不完全则预期就不一定可靠。

经济主体并非无所不知,因此,要抓住和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信息。

穆思的理性预期假说与货币主义的理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是卢卡斯把理性预期假说与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等理论观点结合起来形成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2)理性预期假说与自然率假说。

自然率假说是弗里德曼1967年在美国经济学会第80届年会上所作的主席演讲中提出来的。他把使价格长期稳定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它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条件下,由市场自动调节确定的失业率。弗里德曼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人都能找到工作),仍然找不到工作的人员被认为是自愿失业者,这部分人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即自然失业率或称之为自然率。有时自然率也指自然就业率,因为知道了自然失业率就可以推算出自然就业率,反之亦然,二者之和为100%。

弗里德曼认为,自然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实际经济社会因素,如资源数量、市场结构、技术水平、风俗习惯等。除非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就业量处于自然率水平时,既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如扩张性货币政策干扰后,经济会暂时偏离自然率状态,但最终将自然趋于自然率水平;若要使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之下,就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

在自然率假说的基础上,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指出,就业量大于或小于自然率的幅度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两者之间的差距。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业量大于自然率;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就业量小于自然率;如果二者相等,就业量等于自然率。就业量大于或小于自然率的情况,只会在短期内出现,因为这时人们没有时间了解有关情况,会被自己产品价格的暂时升降误导而盲目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如果每个厂商都有这种错觉,会导致社会就业量偏离自然率。

但是一旦厂商掌握市场实际需求状况,纠正自己的错误后,就业量仍回到自然率水平。因此,政府如果利用扩张性财政或货币政策扩大需求和增加就业,使就业量超过自然就业率,就必然使实际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

但是一旦公众调整了预期、政府的政策就失效了。所以,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不可能在长期内有效。

(3)市场连续出清假说。市场出清是新古典经济学暗含的假定。

理性预期学派的连续出清,意味着持续的市场均衡。这与理性预期假说是一致的。因为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上,各经济活动主体都会充分利用可能获取的信息进行理性预期,如无特殊的干扰就会出现连续的市场出清状态。卢卡斯把这一观点用于解释经济波动,认为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于信息的不完全而导致的周期特征的变量持续地偏离它的倾向值。比如公众不了解货币当局未公布的货币政策或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预期价格偏离实际价格等情况下,就业量和总产量才会偏离与自然率相应的就业量和总产量,发生经济波动。因为周期可以看作是本质上相同的事件的重复,所以同一原因还可说明周期重复的特征。

理性预期假说作为一种宏观分析理论,假定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总是追求最优化目标,强调理性的经济主体不会在同一状态下重复错误,使宏观经济学同微观经济学建立在共同的前提之上。这无疑会推动经济学理论体系更趋于合理,而且理性预期假说在股票、债券、外汇市场运行分析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作为一种理论假说,还有待于更多的验证。

参考文献:

史蒂文·M·谢弗林,1990,《理性预期》中文版,商务印书馆。

高鸿业,1996,《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Lucas,Robert E.,Jr.1972,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Journal of Economics Theory,4.

Lucas,Robert E.,Jr.1980,Methods and Problems in Business Cycle Theory,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2.

Muth,John F.1960,Optimal Properties of Exponentilly Weighted Forecast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55.

Muth,John F.1961,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Econometrica,29.

Sargent,Thomas J.,and Neil Wallace,1975,Rational Expectations,the Optional Monetary Instrument and the Optimal Money Supply Rul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