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巴维克,欧根·冯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856页(3357字)

【生卒】:1851~1914

【介绍】:

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曾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1872年到财政部门供职。1877~1880年曾留学德国。

1881~1889年任英斯布鲁克大学教授。

1890年回财政部工作。由于在制定奥国所得税改革方案中出色的表现,他于1891年得到了终身秘书的职位。1895年、1897~1898年、1900~1904年曾三度出任奥匈帝国财政大臣。1904~1914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

1902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1907年当选为副院长,1911年当选为院长。

庞巴维克的主要着作有:《资本与利息》(“Kapital und Kapitalzins”)的第1卷,《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Geschichte und Kritik der Kapitalzinstheorien”,1884)、《资本与利息》的第2卷,《资本实证论》(“Positive Theorie des Kapitales”,1888)、《克思主义体系的终结》(“Zum Abschluss des Marxschen Systems”,1896)。其理论工作的核心是他所提出的时差的价值、资本和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在对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C.Menger)提出的没有时间因素的价值、配量和交换理论的阐释和发展中,十分强调其中的两个方面:首先,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是大不相同的,因为生产是个迂回的过程,必然要花费时间,只有消费者才能对商品进行直接评价,生产者只能在推测消费者评价的基础上间接评价商品;其次,对商品的评价包含着该商品对评价者的边际效用和他的收入的边际效用。

因此,评价就是影子价格或成反比的需求表,这个需求表反映评价者根据偏好和收入而定的最适度的商品分配情况。庞巴维克清晰而周详地分析了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的区分,尤其重要的是关于客观价值或购买力的阐述,把门格尔和维塞尔(F.Wieser)未能分析清楚的主客观价值的关系统一起来,构成了奥地利学派完整的价值理论,这也是他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

庞巴维克提出了“边际对偶”理论,从而把人的主观评价和商品的客观价值结合起来,说明了市场价格的上、下限决定于两对“边际对偶”的估价,即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可能低于“最后”的买主准备支付的最低价格,也不可能高于“最后”的卖主要求的最高价格。

在此上、下限内,通过供求平衡形成市场价格。

庞巴维克的这一价格理论,通过“对偶”分析确认了两点:一是每一个市场价格本身都是一种边际价格;二是价格为主观评价的产物。从而把纯主观的价值理论和纯客观的交换价值融合在一体,得到奥地利学派追随者们的普遍推崇。

庞巴维克的另一重要理论贡献是他的资本利息学说。在他之前的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资本有其生产性,获得利息是理所当然的,未进一步探讨与此生产性有关的问题。

庞巴维克第一次提出了“迂回生产”理论,并以此证明了资本的生产性能和时间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指出:“迂回”方法必然较直接方法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方法愈迂回,花费的时间愈长,生产工具愈复杂,生产力也就愈高。

在《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一书中,庞巴维克对当时存在的利息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并在《资本证实论》(1888)中建立起一个同边际效用学说相衔接的利息理论。他首先考虑了一个没有生产的纯交换经济,再分析一个有生产的交换经济,来逐步说明他的理论。

在一个纯交换经济中,只有消费者而没有生产者。对每个经济行为者来说,他们成反比的需求表都对应着一个主观的利息率,该利息率就表明了他们对现货的评价与对未来同类同量物品的评价之间的差异。庞巴维克认为,他们一般会显示出正数的时间偏好,即对现货的评价要高于对将来同类同量物品的评价。

他曾列举了三个理由来说明,上述论断就包含在前两个理由中。

第一,人们期望将来的收入会更高,收入的边际效用在计划期内将呈现递减的趋势;第二,人们对未来缺乏意志力、想象力,存在着错误的估计倾向及其未来的不确定性等,从而产生了对未来欲望的低估,使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得到它以前的时间间隔的延长而下降。据此,庞巴维克论证了在一个纯粹的时差的交换经济中,存在着一个市场利率,同时认为,这个利率高低的决定因素是现在与将来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强度。

在包含生产的交换经济模型中,庞巴维克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一样有着时际的成反比的需求表。在他的第三个理由中,认为由于迂回生产的优越性,拥有现在财货的资本家就能取得迂回生产的好处,到未来可获得较大的收益。既然现在财货之价值大于同样未来财货之价值,那么,资本家运用现在财货从事生产,就得对现在财货和未来财货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补偿,这部分补偿的价值就是利息。

他采用前瞻法来衡量资本的价值,其中耐用资本品以它们所提供的服务的现值来评价,这种评价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个主观利率。当不同的耐用品在市场上交易,它们的利率就会趋于相等。

庞巴维克还在一个相当于宏观经济一般均衡的模型中探讨了市场利率的决定问题。

他认为,现货市场的供给是由过去的决策所决定的,而现在的决策则决定了未来市场上的供给。现有产品的需求来自消费者,如果有部分消费者节俭而不能全部吸收供给,那么,这部分节省下来的产品中有一部分被其他消费者接受,他们用未来产品的所有权进行交换,这种交易就是消费贷款;而另一部分被生产者接受,他们也以未来产品的所有权相交换,并且他们将用它来购买更多的生产要素以扩大生产规模。这两种交易共同决定了市场利率,即市场利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对现在和未来产品的相对评价来决定。

庞巴维克对生产的分析表现出了古典主义思路,而对理性经济行为、商品供求、市场定价、导致市场均衡的力量及不同市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新古典思想。

事实上,他把新古典经济理论和古典经济因素综合在一起。作为奥地利学派的一位首要成员,庞巴维克是他那一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又是新古典理论的主要传播者之一,为新古典经济理论取代古典经济理论而占统治地位做出了许多贡献。

然而,庞巴维克是最先疯狂地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出版后不久所发表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终结》一书中,企图利用已被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了的平均利润率规律和价值规律的矛盾,攻击《资本论》第3卷同第1卷自相矛盾。庞巴维克从他本人的分析中得出“利率的存在并非由于剥削”的结论,认为谁拥有资本品,利息都应当照付。

以此出发,提出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评,他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部错误的基础。庞巴维克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辩护士。

参考文献:

鲁友章、李宗正主编,1979,《经济学说史》(下册),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许涤新主编,1980,《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册),人民出版社。

于宗先主编,1986,《经济学百科全书》,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D.L.Sills,ed.,1968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2,Macmillan Free Pres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