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森,阿尔文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886页(3415字)

【生卒】:1887~1975

【介绍】: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美国着名的凯恩斯主义者。

出生于南达科他州的维伯格。1910年获南达科他州兰克顿大学学士学位,1914年入威斯康星大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1919年在布朗大学任助理教授,接着受聘于明尼苏达大学,执教达20余年,1937年起受聘于哈佛大学。1937年他任美国统计协会的副会长;1938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汉森曾担任过美国政府机构中的许多职务,如1933~1934年任美国总统国际经济关系国家政策调查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主任;1937~1938年任美国总统社会保障顾问委员会的成员;1941~1943年任美国加拿大经济联合委员会主席;1940~1945年任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特别经济顾问;等等。

他1957年从哈佛大学退休,之后他作为访问教授在博姆贝大学和多所美国大学任教,直到1975年去世为止。

汉森主要着作包括:《繁荣与萧条的周期》(“Cycles of Prosperity and Depression”,1921);《经济周期理论》(“Business Cycle Theories”,1927);《充分复兴还是停滞》(“Full Recovery orStagnation”,1938);《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Fiscal Policy and Business Cycles,”1941);《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America’s Role in the World Economy”,1945);《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Economic Policy and Full Employment”,1947);《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Monetary Theory and Fiscal Policy”,1949);《经济周期与国民收入》(“Business Cycle and National Income”,1951);《凯恩斯学说指南》(“Guide to Keynes,”1953);《美国的经济》(“American Economy”,1957);《六十年代的经济问题》(“Economic Issues of 1960’s”,1960)等。

汉森在30年代初期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1936年凯恩斯(J.M.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后不久,汉森转而追随凯恩斯,竭力宣扬凯恩斯主义,成为美国凯恩斯学派中的权威人士之一。他除了把凯恩斯的理论通俗化并进行广泛宣传外,在理论上、政策建议上也做了一些补充和发展。其主要经济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1.长期停滞论 汉森认为,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是资本主义迅速成长的时期,而这是这一时期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新领土开拓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大量投资的结果。但此后就开始了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可供自由开拓的领土竭尽,公司储蓄达到很高程度,资本物大量堆积,发明创造偏向于节省资本等。

所有这些,使投资机会日益枯竭,从而使资本主义陷入长期停滞的局面。他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投资。

当投资诱因减弱而造成长期停滞的局势时,只有依靠政府的大力干预,特别是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才能刺激经济的发展。

2.加速原理和乘数理论相结合论 乘数理论即有关投资变动所引起收入变动的理论,而加速原理即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理论。

汉森认为,凯恩斯虽强调了乘数理论却忽视了加速原理。他认为引起投资变动的因素有两类:一是外生因素,即人口、技术进步、新产品的发明以及政府活动等,这些因素所引起的投资叫做自发投资。

二是内生因素,即收入和消费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叫做引致投资。加速原理就是说明引致投资的理论。

汉森认为,光用乘数原理不能解释经济的波动,而必须考虑到加速原理。

汉森和萨缪尔森(P.A.Samuelson)提出了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的理论来解释经济波动,提出了所谓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3.补偿性财政政策 汉森认为,政府在确定预算时,不能把平衡财政收支作为准则,而要按照私人支出(消费与投资)的数量来安排政府的预算。要使私人支出与政府支出的总额保持在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来保证经济的稳定。

据此汉森提出了所谓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即在萧条时期,政府要扩大预算开支,降低税率,提高社会总需求,造成赤字预算;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要收缩预算开支,提高税率,缩小社会总需求,造成盈余预算。按照这种政策,预算不必年年平衡,可以在萧条时期造成赤字预算,在繁荣时期造成盈余预算,做到整个经济周期内补偿盈亏,所以该理论又可以叫做“长期预算平衡论”、或“周期预算平衡论”。

4.温和通货膨胀论 汉森在对待通货膨胀与失业替代关系问题上,主张实行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在他看来,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生产和就业有利,物价上涨比失业要好得多。

他认为,发展迅速的年代,通常也是物价温和上涨的年代,因此,政府不应该在物价稳定问题上有什么严格的法则,而应该把充分生产和充分就业列为主要目标。他还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分配上的弊害极力进行辩解。他认为经济学家一般容易夸大温和的物价上涨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在他看来,吞噬家庭储蓄最厉害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收缩和失业。汉森的这些论点在五六十年代影响很大,美国政府就是按照这种主张制定它们的经济政策的。

5.混合经济论 汉森认为,在19世纪末期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已不再是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同时存在着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因而变成了“公私混合经济”或“双重经济”了。

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在生产上是指国营企业,在收入和消费上是指公共卫生、保健、低廉房租的住宅、社会安全和福利事业。所以,他说要在双重意义上来理解混合经济,即生产上的公私混合经济和收入与消费上的公私混合经济。但是他认为,企业国有化并不是混合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趋势是从个人主义的经济向以社会福利为重点的混合经济发展。

汉森不赞成企业国有化,而主张国家调节经济,来弥补私营经济的缺陷,克服失业、经济停滞和分配太不平均等弊病。汉森的混合经济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

综上所述,可见汉森在理论上大力宣扬了凯恩斯的经济学并为美国凯恩斯学派奠定了基础。他的政策主张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起了重大作用。事实上,汉森和他的弟子们根据他们的理论而提出的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在五六十年代的确起过一些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60年代后期起,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病症厉害起来了,汉森和美国凯恩斯学派对此束手无策,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也因此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和指责。

参考文献: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1984,《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克·布劳格,1992,《凯恩斯以后的百名重要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胡寄窗,1988,《一八七〇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80,《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册),人民出版社。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D.L.Sills,ed.,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9,Macmillan Free Pres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