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证伪方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21页(698字)

奥地利裔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为反对逻辑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而提出的一种反归纳主义的哲学学说。

波普尔认为观察和实验不能完全证实一个理论,相反却能证伪一个理论。并且把一个理论或命题是否能被经验所证伪,作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他说:不应当把一个体系的可证实性而是把可证伪性作为划界限的标准。

理论最终将被经验证伪,科学的本质就是批判。

波普尔还把可证伪度作为判定理论普遍性、精确性的量度,认为经验内容越多,可证伪性就越高,相应于普遍性或精确性就越高,即理论的科学性就越高。

波普尔反对科学发现需要有逻辑,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把证伪主义的方法即猜想——反驳方法作为科学发现的逻辑和科学进化的内在机制。它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增长的四段图式中,即问题(P)——试探性理论(TT)——通过检验排除错误(EE)——新的问题(P’)。波普尔认为科学以假说形式存在,“我们不能认识,只能猜测”,“科学发现近似于试探性说谎”。

试探的目的不是证实理论,而是为了反驳它,推翻它。

科学就是“不断革命”。“科学的方法就是大胆猜想,机巧而严格地尝试反驳它们”。这样,猜想——反驳方法实际上就构成了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并成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波普尔证伪方法有许多合理的东西,如科学知识增长,动态模式,科学发展的猜想——反驳方法等。但是,作为方法论它从另一个极端否定归纳方法,把可证伪性作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否认科学的相对稳定性,否认科学的渐进和飞跃的有机统一却是错误的。

上一篇:宏观 下一篇:证实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