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全员设备维修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527页(809字)

即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

生产维修包括预防维修、事后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等,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为目的的最经济的维修方法。它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整个过程出发,力争降低设备的制造和运转费用,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生产维修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生产设备的维修,过去常用的是消极的事后修理方法。

事后修理方法费用多,造成的损失大。本世纪30年代,出现了预防维修方法,即在设备损坏之前进行维修。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防止故障的突然发生,明显地优于消极的事后维修,逐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广泛采用。但它对减少设备的故障还是比较消极的。50年代开始,出现以MP-PM-CM全系统为目标的生产维修。MP指维修预防,PM指预防性维修,CM指改善维修。对于新设计的设备,要实行维修预防,力求达到“无维修设计”的理想目标。对使用中的设备,是进行改善维修,即对重复发生故障的部位,通过改变结构、尺寸和材质等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再发生。

70年代以后,生产维修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

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全效率指设备的全效率,而用最少的资金、人力、设备、材料和最好的办法,努力实现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按期交货等目标。

全系统指设备的全系统,即在设备的设计中贯彻维修预防,使用中实行预防维修,发生重复故障时采用改善维修等。全员参加指涉及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所有部门的有关人员,包括经理和工人,都全部参与。

生产维修还在发展。近年来又出现预知维修这种新技术。预知维修利用各种先进的监测手段,对设备进行监测,预报早期故障,可以大大减少维修工作的盲目性。

上一篇:企业的民主管理 下一篇:行为管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