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3页(957字)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宗教现象的学科。
社会学和宗教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
宗教社会学以宗教和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宗教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因素,揭示宗教观念和宗教行为的社会根源,以及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结构的反作用;应用社会学的方法对现实的宗教现象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对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作出统计学上的研究;研究宗教对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人们的思想产生的具体影响,现代神学在自然科学的压力下产生了哪些重要的转变,如何解释现代宗教一方面有危机性的表现,另一方面信仰宗教的人却有所增加,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家的宗教信仰等等宗教-社会现象。
现代宗教社会学的先驱者是19世纪中叶法国的库兰治和英国的史密斯。他们以史料为根据,研究和说明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库兰治在其代表作《古代都市》(1864)一书中,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了宗教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社会进化中的作用。
史密斯根据《圣经》的文献资料以及他自己的阿拉伯旅行见闻写有《闪族宗教讲座》(1889)一书。宗教社会学真正奠基人当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杜尔克姆(涂尔汗)和韦伯。杜尔克姆首先命名了“宗教社会学”,并和休伯特、摩斯一起创立了法国社会学派。韦伯(1864-1920)研究的主要课题放在弄清宗教对近代欧洲形成所起的作用上,名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宗教社会学开始着重于宗教世俗化的演变情况的研究,着名的代表作有美国神学家哈雷·柯克斯的《世俗化的城市》一书。美国社会学家密尔东·英格的《宗教的科学研究》,明确提出宗教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关心一切宗教现象的研究。
1979年,苏联学者伊·恩耶勃洛柯夫所着的《宗教社会学》,以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为基础,科学地阐明了宗教社会现象,分析批判了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缺陷。在东欧国家,当代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包括:宗教社会学的对象、经验方法的理论基础、罗马天主教和其他宗教同国家的关系等。
。【阅读书目】:
《宗教社会学》,魏章玲,《无神论、宗教》198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