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目录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584页(2342字)

又称“史学目录学”、“史部目录学”、“历史书籍目录学”。

研究历史书籍目录工作发生与发展一般规律的学科。

历史文献目录学通过揭示历史书籍及其目录的演变过程,阐明历史书籍的编纂形式、内容及价值,以便为史学爱好者提供学习门径,为历史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书目资料。主要研究内容是:(1)历史文献目录工作及历史文献目录学的基本理论。

(2)历史书籍的发展史。可分为:①历史书籍萌芽与产生于先秦时期。现今能见到的有《尚书》、《逸周书》、《春秋》、《左传》、《仪礼》、《周礼》、《国语》、《世本》、《竹书纪年》、《战国策》等早期史籍。

而《尚书》被认为是史籍的开端。②发展于两汉三国魏晋北朝时期,并以《史记》的出现为标志。《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形式,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这一时期内,纪传体史籍还有《汉书》、《续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十八家《晋书》、《魏书》、《宋书》、《齐书》、《齐志》、《梁书》、《陈书》、《周史》、《十六国史》、《魏略》、《蜀书》、《吴书》等等。其中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可以与《史记》并列的史籍名着,后人有“前四史”之称。③兴盛发达于隋唐宋元时期。

这一阶段只经历750年的历史,而史籍总量达1652部、35855卷。除纪传体外,编年体、纲目体、典志体(或称政书体)、会要体、史评体、传记体、方志体等史体纷纷问世。郑樵的《通志》,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纪传体通史。

资治通鉴》及其《通鉴纲目》的出现,对新体裁的开拓起了推动作用。南宋时,产生了我国史籍的第三体裁——纪事本末体,创始人为袁枢,着有《通鉴纪事本末》。我国第一部典志体史籍《通典》,系唐杜佑撰写。

第一部史学理论着作《史通》,亦产生于唐代,作者是刘知几。④畸形发展的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王朝大兴残酷的文字狱,史籍编撰严重受阻;另一方面,大批文史名流被罗致编纂大部头类书、丛书,如《永乐大典》、《续三通》、《清四通》、《四库全书》、《康熙字典》,传统史籍存在一定的衰退趋势。但史考体和方志却有很大发展,史考体代表作有《十七史商榷》、《廿史札记》、《廿三史考异》等书,方志体的佳作当推章学诚的《永清县志》、《毫州志》、《湖北通志》等。⑤改良的近代时期。梁启超的《新史学》一文,是改良主义史学的代表作。

康有为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托古改制考》、《诸子托古改制考》,是以《公》学为指导的今文学代表作。其他重要史籍还有:梁启超的《古书真伪及年代考》、《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等,廖平的《今古学书目表》,崔述的《考信录》、《考信录提要》等。⑥变革的现代史时期,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提出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编写史籍的人,主要文章和论着有《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研究历史的任务》、《史学思想史》等。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人是这一阶段涌现出的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们都写有丰富的史籍。

(3)史部目录发展史。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术门类出现在目录学上,是以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为开端的。

荀氏用四分法,将史籍单独列为一类,归于丙部。东晋李充根据《晋中经簿》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将丙部与乙部互换,乙部纪史书,进一步提高了史部在目录学中的地位。

唐代问世的《隋书经籍志》是史部最后形成的标志。它第一次用经史子集名称代替了李充的甲乙丙丁,正式确立了四部分类法和史部第二的地位。唐宋元明清时期,史部目录的成就表现在:①史部着录的范围和内容广博。已扩大到职官、刑法、霸史、地理、谱系、簿录等方面。

《系史·艺文志》增收到史、史钞。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进一步涉及到典故、诏令、仪令、时令。《通志·艺文略》又增收经济方面的资料,立食货一目。高儒《百川书志》则增收史、文史和野史、外史、小史等。

②着录史籍数量多。如《四库全书总目》,收在史部下的书有5类,562种,38338卷。

③史部着录的体裁增多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外,还出现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史通考》(史称“三通”)、刘知几的史评专着《史通》、韩愈编的我国最早的实录体着作《顺宋实录》。④史部体例扩展。

在类例增多的同时,增加子目。如《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下不见朝聘、行役等目,而列10个细目: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道、杂记、游记、外记。(4)史籍书目的分类及史籍体裁的源流、重要书目的介绍。

历史文献目录学与史学史的关系最为密切。

其主要区别是,前者主要阐明史籍、史料、史目的源流、类别以及史籍体裁的发展规律;后者属于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揭示史籍产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在我国,历史文献目录学是一门建设中的学科。1928年,郑鹤声在南京中央大学讲授《中国史部目录学》,其讲稿于1933年出版,这是这门学科的第一部系统着作。以后,我国一些高等学校的历史系,较普遍开设“史部目录学”的课程。

50年代中期,郑天挺在“史料学”课程中,讲授了目录学、版本学等多种辅助学科的内容,王重民编《历史书籍目录学》讲授提纲(1956年),陈垣也开设了“书目答问”、“中国佛教史料概论”课。目前,相继出版的有关着述有:张徽的《中国古代史籍举要》,高振铎、张家璠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班书阁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阅读书目】:

《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陈秉才、王锦贵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