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69页(1283字)

研究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和劳动组织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劳动心理学以劳动者在掌握、改进生产技术过程中以及在劳动条件影响下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劳动者的劳动活动总是和人的感觉、知觉、注意、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密切联系着的。劳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研究劳动者掌握和改进生产技术的心理活动规律,帮助劳动者加快掌握新技术的速度,提高熟练程度,促进新技术的革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查劳动者的技能特长、兴趣爱好、工作态度、劳动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以此作好人事安排,做到人尽其才。

研究内容主要有:劳动活动对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劳动态度;劳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劳动者在掌握和改进生产技术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各种劳动条件对心理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和生产革新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品质的要求;技术改造和技术发明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劳动竞赛活动中的心理因素;科学的组织劳动、职业的选择和培训的方法及途径;适宜的劳动环境的设计;过度疲劳和职业病、工伤事故的预防等。

劳动心理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等内容。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分析法、调查法等。

劳动心理学的产生,与美国工程师泰罗的研究是分不开的。泰罗通过对工人的选择,把工效最高的工人的操作活动,分解成基本动作,保留有用动作后组成新的操作方法;他把有用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相加,再加上一定的必要或不可避免的停滞时间,就是允许的工作时间。

这便是他1881年创始的“时间研究”。泰罗经过一系列的研究,首创了定标准作业方法、定标准作业时间、定每日工作量等科学管理方法。

这些被认为是劳动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与泰罗同时代的美国工程师吉尔伯瑞斯及夫人莉莲对工人的操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被称为“动作研究”),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原理,至今仍被劳动心理学者所沿用。

以后,在法国、德国等国家也进行了不少劳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在劳动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目前都十分重视劳动心理学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1951年提出了发展劳动心理学的计划,1958年初成立了劳动心理学组。同时,同有关单位协作,举办了操作合理化研读班;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机器制造、炼钢、矿山、纺织等部门中,对改进操作方法、防止事故发生、技能学习、创造性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60年代以后,我国劳动心理学工作者在铁路信号显示、水电站中央控制室信号显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学者陈立等人在劳动心理学的研究和成果运用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阅读书目】:

《劳动人事心理学》,王重鸣编着,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劳动心理学》,(苏)А·А·克雷洛夫主编,毛树智、原野、夏咏久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上一篇:人事心理学 下一篇:疲劳心理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