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83页(2008字)

指科学的史学。

以时间上的连续性,全面、集中体现人类创造历史的客观实在性为依据,研究与一定的生产力相联系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社会联系及其运动变迁的科学。

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历史学的世界观;(2)历史科学的方法论;(3)历史人物的评价;(4)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5)各国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6)史论关系;(7)史料的搜集与整理;(8)史学的发展问题等。历史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历史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对纷纭复杂的历史事实进行研究、整理、抽象出其规律性。历史科学在认识论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严格依据历史事实进行研究,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但是,由于某些历史事件所留下的历史痕迹并不构成某一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有些历史活动则随着年代的久远而消失。这就要求历史科学研究者进行大量的考证、发掘以及从浩如烟海的相关历史记载和遗迹中找到佐证。

历史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遵循这种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预见未来、发展自身。历史科学与普通史学的区别为:(1)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摆脱了以往史学的唯心史观;(2)历史科学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而以往的历史学则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历史科学尊重历史的真实,没有私利和偏见。应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是历史科学的根本特点。

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发现历史真理的方法和叙述历史研究成果的方法。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新的科学方法论(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逐渐引入历史科学研究领域。

新的科学方法论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相结合,某些部分则通过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中介引入史学研究领域。历史科学的方法论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得到理解;第一个层次是在认识历史、研究历史过程中有效地组织材料,使史学理论有自我改进、自我扬弃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历史科学的逻辑构造过程、论证和发掘过程、其结论的科学性进而一定的预见性,都必须依仗于这种内在的自我机制,唯有历史科学才有可能具备这种特征,而以往的史学则不具备这种特征。第二个层次,历史科学内部有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这些学科又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一切具体的研究领域。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近年来有新的自身认识论上的突破。(1)比较研究方法大量引入史学领域,史学研究领域的纵横比较,模式比较等可以使史学研究的方法拓宽其范围;(2)把数学引入史学研究,应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地搜集、积累、整理和存储史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制作各种历史理论模型等,可以成为辅助史学科学研究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工具;(3)在阶级分析方法上,历史科学认为,它是历史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科学方法,但不是唯一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是由多种科学方法组成的方法论集系,阶级分析方法只能是其中的一种。

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应用结果,是科学的史论关系的确立。

旧史学一直停留在从“具体辗转到具体”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引入之后,史学开始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以科学的结论来统帅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从史出”是认识论的基本点,而“史论结合”、“以论代史”、“以史促论”的相互关系则是历史科学领域需要充分应用和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在我国,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界的拓荒者之一。他的《史学要论》(署名李守常,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本书中,他最先强调了历史科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建立了史学理论,确定了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科学的建立。他指出:要以经济为中心考察社会变革的原因。这样就把历史学提到了科学的地位。在此之后,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内史学界掀起“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社会史”大讨论,一些历史学家困惑于旧史学的结论和方法,便开始转向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对中国整个历史进程进行考察、思索和阐明。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第一书。后来,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邓初民、侯外庐等史学家,他们的许多着作,从体裁、编排、论述方法、治学原则到理论观点均与以往史家、史书迥然不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

。【阅读书目】:

《历史科学概论》,葛懋春、谢本书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史料和历史科学》,荣孟源着,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史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