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85页(1389字)
又称“历史学概论”,研究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史学概论作为历史学理论学科,在研究对象与内容上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对在历史研究中所出现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历史学本身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和规律问题进行理论性的探讨,而不涉及具体的历史学(如通史、专门史、断代史)所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其他任何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一样,不存在凝固不变的模式,它应该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常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充实自己的内容。
史学概论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叙述历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发展的一般概况;论述科学的历史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治史和史评能力(包括撰写史学论文的方法,使用历史工具书的方法)。一般认为,史学概论学科的总体结构可分为“理论”与“方法”两部分。内容包括:(1)历史学产生及其向历史科学发展的过程;(2)历史观的产生及其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过程;(3)历史科学同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哲学、考古学、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古文字学等)之间的关系;(4)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问题(如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动力等);(5)历史研究的方法(如搜集、整理、运用史料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与逻辑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历史系统研究方法,历史计量研究法等);(6)史书编纂体例与方法;等等。
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刘知几的《史通》,司马光的《进资治通鉴表》都论及了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近代史学家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王国维的《史学新证·总论》、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都是探讨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专着。
科学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始于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着作中,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才真正开始研究科学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一批成果,如李大钊的《历史研究的任务》、《史学要论》、《史观》,郭沫若的《古代社会研究的自我批判》等。在我国,史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1981年3月,周谷城发表《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一文,引起了有关历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讨论,史学工作者纷纷撰文参加讨论,讨论主要涉及到历史科学研究方法的更新问题。这一时期,还进行了介绍和借鉴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工作。例如,198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田汝康等编的《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一书,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张文杰等编译的《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
1985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作为高校文科教材的《历史科学概论》,1985年又出版了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上下册),成为第一套完整的史学概论专着和教材。
。【阅读书目】:《历史科学概论》,葛懋春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历史学概论》,赵吉惠着,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意)贝奈戴托·克罗齐着,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