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46页(1030字)
研究古代埃及及其附近地区民族的语言文字、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学科。
东方学的分支。
埃及学的年代范围。
现包括从人类出现在尼岁河畔起到阿拉伯的入侵为止(前4500-前641),但一般以前王朝时代起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前332)为止的王朝为研究对象。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字、历法、艺术及科学知识等方面,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成与西部亚洲文化的发展有相当影响。
埃及学的兴起,是拿破仑入侵埃及(1798-1801)时开始的。1799年,拿破仑士兵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罗塞达城附近托勒密时代的博尔比蒂纳城的寺院旧址中,发现一块神秘的石头,上面刻着三种不同的文字。这块石头被命名为“罗塞达碑”,碑上的三种文字是象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文)、民书体字(古埃及的俗体字)和希腊文字。1808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开始研究碑文的拓片,释读埃及象形文字获得成功,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
1828年,他和意大利学者罗塞利尼率领联合考察队去埃及,其考察结果写成《埃及、努比亚古代遗址》一书发表。法国的埃及学当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也较早建立了埃及学,从1842年开始,柏林大学埃及学教授累普济乌斯领导普鲁士科学考察队到尼罗河流域进行了4年的考古调查,1849-1859年,他将考察结果分12卷出版,书名为《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文物》。1850年,来自罗浮宫的A·马里埃特在孟斐斯开始发掘,发现塞拉皮斯神庙建筑群遗址;1858年在布拉克建立第一所埃及博物馆(1903年迁往开罗),并成立了古物部(1863)。
1880年F·皮特里把当时较先进的发掘技术介绍到埃及,使考古方法大有改进。他把埃及文化的起源提前到公元前4500年。英国埃及学家夏普相继出版了《埃及早期的历史》(1836)、《埃及的碑铭》(1837)、《埃及象形文字词汇》(1837)等书籍。英国埃及考察基金会(后改为协会)成立于1882年。
美国各博物馆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增设了埃及收藏品的陈列,而在埃及的发掘又有助于博物馆展品的增加。阿斯旺水坝修建时(1902和1964),曾在努比亚进行国际性抢救发掘工作,发掘的结果进一步充实了埃及的历史。
1976年,第1届国际埃及学会议在开罗举行,此后每3年召开一次会议,使全世界学者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目前,我国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开设了古埃及史的课程,并聘请国外学者讲授埃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