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373页(715字)

在劳动过程中,工人在变动位置、调换工具、改变操作等活动中支出的劳动力。

这种劳动力的耗费,不作用于劳动对象,不是帮助产品或使用价值形成的力量,因而是非生产性的。但是,就价值形成过程来说,“在按正常技术条件进行的每一个劳动过程中,非生产地、但又是不可避免地要支出的劳动力,都和生产支出的劳动力一样计算”(24·270)。因此,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在社会平均必要的限度内是形成价值的。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造成的局部工人同独立手工业的工人之间的区别时指出,构成工场手工业一个简单要素的局部工人,比独立的手工业者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原因之一是能减少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

因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在一个在制品的生产中要依次完成各个局部过程,必须时而更换位置,时而调换工具,时而改变操作,从而使劳动过程遭到中断,造成工作日中某种空隙;而工场手工业的工人因为整天从事同一简单操作,劳动过程不会因为需要进行其他形式的操作而打断,因而可以缩小这种空隙。因此,“每次由静止到运动所需要的力量的额外消耗,为已经达到的正常速度在较长时间的持续所补偿”(23·378)。

这必然会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因而会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减少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会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剩余价值。

但这种减少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是以使劳动者把自己的身体变成某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为代价的,它靠牺牲工人的整个劳动能力来实现。同时,由于工人始终从事单调的一种操作,缺乏活动的变换,也会妨碍精力的集中和焕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