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贮藏手段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702页(1941字)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留起来的职能(见25·601)。

一切从流通退出的货币,都是处在货币贮藏的形式上。只有贵金属或它的可靠的代表,才能执行贮藏手段或货币贮藏的职能。

货币具有三种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货币作为货币。

关于这三种职能,马克思写道,“作为尺度,货币的数目是无关紧要的;作为流通手段,货币的物质性,充当单位的材料是无关紧要的;作为这第三种规定上的货币,作为一定的物质的量的货币本身的数目就是重要的了。”(46上·180)贮藏手段或货币贮藏,属于第三种职能即货币作为货币。

持续的商品形态变化,表现在不停的货币流通上。

只要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一中断,卖之后没有继之以买,货币就会停止流动,由流通手段变为贮藏手段或货币贮藏。

在商品流通的初期,只是使用价值的多余部分转化为货币贮藏。

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需要的范围是固定有限的,存在着一种“素朴的货币贮藏形式”(23·150)。

随着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能够随时购买他所需要的东西,使生产不致中断,必须握有货币。他们手中的货币,只有通过只卖不买,才能积攒起来。

自从有可能把商品当作交换价值来保持,或把交换价值当作商品来保持以来,求金欲就产生了。

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货币在质的方面,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能直接转化为任何商品;但在量的方面,一定量的货币只是一定社会劳动的体化物,只能充作有限的购买手段,换取一定量的商品。货币的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不断地积攒货币。

货币贮藏是由种种原因引起的,因而它有各种形式:“临时的积蓄,这是从买卖分离这个简单事实即简单流通本身的直接机制中产生的;货币的积蓄,这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这种职能中产生的;最后,真正的货币贮藏,它要把货币作为抽象财富加以保持和保留,或者只是作为超过直接需要的现有财富剩余部分和作为未来的保障或防止流通的意外中断的手段加以保持和保留。”(46下·444)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贮藏时,把不断以货币形式充当支付手段和购买手段准备金而存在的那部分资本的积攒称为货币贮藏的第一形式;把以货币形式闲置、暂时不用的资本,包括新积累的尚未投入流通的货币资本称为货币贮藏的第二形式(见25·356-357)。他还作过这样的区分,即把用于国内外贸易的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的准备金称为自愿的货币贮藏;把因资本闲置和再生产过程紊乱而形成的货币贮藏称为非自愿的货币贮藏(见24·91)。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把货币作为抽象财富加以保留的情况逐渐减少,甚至消灭了,而由流通机制产生并成为货币执行其职能的条件的这种货币贮藏形式则得到较大的发展。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贮藏货币本身从来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或者是流通停滞的结果(这时会有比通常更多的货币量采取贮藏货币的形式),或者是由资本周转决定的积累的结果;或者,最后,贮藏货币仅仅是暂时以潜在的形式形成的货币资本,用来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24·387-388)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贮藏的性质是由剩余价值生产和流通所决定了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货币贮藏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分散收藏货币的方式已不是主要的,集中在银行的贮藏方式发展了。由于银行信用制度的发展,资本家一般把货币存入银行,因而金银货币也就集中于银行。银行集中起来的货币,除留作提存准备金的部分以外,其余部分则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资本家。

在不流通金属货币而只是银行券或纸币流通的条件下,金银也是集中于银行,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同时作为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准备金。资本家为了政治经济原因也会贮藏金银,但就总体来说不是主要的。

根据货币的性质,贮藏货币的各种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国内已经到期的支付)的准备金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准备金的职能;最后,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的职能。”(25·514)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贮藏货币首要的职能作用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当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货币;反之,当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货币就会根据需要的数量加入流通过程成为流通手段。

上一篇:主权城市 下一篇:铸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