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转换模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88页(820字)

各产业部门比例关系演变的形态。

它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等人根据经验资料总结,提出了三次产业转换模式,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农业部门)向第二产业(工业部门)转移;随后,劳动力又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服务部门)转移。在这过程中,工业结构开始时呈现轻工业为主的特征,随后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轻工业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过程中,加工组装工业逐渐取代原材料工业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产业结构的演变还使生产的资源结构由劳动力、原材料为主,向资本为主,进而向技术、知识为主的结构转化,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模式转换轨迹。影响产业结构转换的因素很多,包括收入水平、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和素质、政治体制和政策、国际资本、技术、贸易的环境等,主要动因是供、需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在工业化起步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用于吃的部分减少,用于穿的部分增加,轻工业加速发展。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人们开始追求耐用消费品,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当消费结构进入多样化、高质量阶段,深加工产品的收入弹性不断高于粗加工产品,工业结构出现深加工化的趋势。在供给结构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不平衡增长,其中,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加工组装工业比原材料工业的技术进步更快,生产率的上升更为明显,因而,其收入弹性更高。钱纳里等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对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比较分析,认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间需求而不是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动,因而,必须对工业化主要源于恩格尔效应的公认观点加以重大的修正;贸易模式的变化,比起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化,对总产出中制造业份额增加的影响也更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