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失业滞后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98页(1145字)
失业滞后论是新凯恩斯主义众多劳动市场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
该理论观点新颖,在微观经济基础上说明了劳动市场失灵和滞胀现象,丰富和发展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市场理论。
失业滞后论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理论的新的就业论。传统经济学认为,长期就业均衡是充分就业的均衡,它与短期实际就业率无关。
而失业滞后论以局内人-局外人模型说明:就业均衡与实际就业率的滞后量相关,长期失业者对就业率几乎没有影响。
局内人-局外人模型。局内人是指目前在职的雇员,或暂时被解雇但与在职雇员同属于某一利益集团(如企业或行业工会)的人。局外人是指长期失业的工人或短期工作的临时工,不受工会等组织的保护,与局内人分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局内人受到各种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这些成本包括:培训熟练在职工人的费用;局内人在长期的工作中的默契配合所形成的较高的生产效率;局内人会加强团结伤害企业中的局外人,导致劳动生产力下降;等等。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厂商在用局外人代替局内人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尽管局外人愿意接受比局内人低的工资,然而由于转换成本较大,减少工资的所得不足以弥补转换成本,厂商不愿意雇用低工资的局外人,而愿意继续雇用局内人。这样,局内人在劳动市场上具有实际的优先权,从而使局内人在劳动市场上获得市场力量,而且,局内人的市场力还因局内人的团结而加强。
在局内人的市场力非常强、局外人不能影响工资水平时,局内人能单方面地与厂商进行工资谈判,提高在职工人的工资。
在需求减少时,在职工人不愿意削减工资,在需求收缩时工资不变,那么,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对劳动需求的下降,失业率增加;在需求增加时,局内人都被雇用后仍有对劳动的需求,此时,愿意接受较低工资的局外人才被雇用,失业率下降。就业率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使经济回到长期均衡就业的机制,长期均衡就业只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想像,而不是经济现实。
当局内人的力量不是很强,局外人能够对工资调整产生影响时,局外人对工资调整的影响越强,工人对就业的期望值越高,名义工资就越低,就业率越高。就业率会随着需求变化而变动,失业率一旦偏离长期均衡点后,不会自动地恢复到长期均衡点。
短期和长期失业对工资调整有不同的影响。短期失业者能对工资调整施加压力,使局内人不能将工资提得过高。
而长期失业者对在职工人的影响很小,几乎不能影响工资水平,导致经济中出现较高工资引起的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