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的外生变化和内生变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460页(539字)

凯恩斯学派把货币供给作为内生变量,即货币供给是难以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的一个变量,而主要取决于包括整个金融体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共同活动。

因为:①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果,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被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取代;②资产选择的多样化,经济主体既可持有货币,亦可持有债券,而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趋大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受到极大冲击。这种理论观点理论上成立,但实证检验表明货币的利率弹性并不明显。

货币主义则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即主要由经济模型之外的货币当局可以直接控制,强调货币供给变化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弗里德曼从其货币供给函数出发:

认为H(基础货币),D/R(存款一准备比),D/C(存款-现金比)三者分别决定于若干经济及制度因素,但是货币当局可预测且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这些因素对M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函数是稳定可测的:从H的变化到M的成倍增减,整个货币派生过程有稳定的规则可循,由此他们得出了货币供给外生变化的含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