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假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61页(1041字)

一种从需求角度来探讨国际贸易发生原因的理论。

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其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

林德认为H-O模型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要素禀赋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飞速发展,却是H-O模型所预测不出的,而林德假说正是试图解释这部分贸易。

林德假说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命题:①国内需求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条件。企业之所以生产某一产品是因为对该产品有国内需求,为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不断扩大产量,改进技术,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国内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而使该国有出口潜力。

②两国的偏好越相似,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③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相似可以被视为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的指标。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其需求结构越相似,需求重叠部分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也就越大。

我们用一个图来更清楚地解释林德的这一思想。图中Oα和Oβ两条射线所围成的锥形代表了一国对其需求产品的质量的变动范围,在这一范围内越高的点所代表的产品质量要比越低的点所代表的产品质量要更高级,换言之,在任一给定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对工业制成品或奢侈品的需求离Oα线越近,而对必需品或初级产品的需求则离Oβ线越近。

注意到根据恩格尔定律,人均收入Y越高,所需求的产品质量越高,即越需要工业制成品,所以Oα、Oβ都正向倾斜。设有三个国家,美国、英国与印度,其各自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us、Yuk和YIndia,美国所需求的产品的质量范围为BD,英国为AC,印度为EF,BC为英、美两国的重叠需求部分,两国会就BC品质范围内的产品进行贸易,而美、印两国的重叠需求为EB部分,决定了美印两国的贸易范围也仅为EB,由此可见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美英之间的贸易量要远大于人均收入相差很大的美印之间的贸易量,这正是真实世界的情形。

与供给导向的正统H-O模型不同,林德假说从偏好相似和重叠需求的角度阐述了贸易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上的双向贸易的发生。后来的一些经验研究也支持了林德的这一结论。

上一篇:“蛙跳”模型 下一篇:福利恶化型增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