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833页(815字)

【生卒】:1936—

【介绍】:

阿尔巴尼亚人、小说家

生于吉诺卡斯特。在故乡读完小学和中学。

50年代后期在地拉那大学历史语言系毕业后,被送到苏联高尔基文学院深造。

1961年苏阿关系破裂后回到地拉那,先后在《光明报》、《十一月》杂志、《新阿尔巴尼亚画报》任编辑。

1963年长诗《群山为何而沉思默想》发表,获得成功。接着又连续发表了长诗《山鹰在高高飞翔》(1966)和《六十年代》(1969)。这是三部曲式的一组长诗,从历史到现今社会生活,作者都作了高度艺术概括,内容深邃、气势磅礴,获共和国一等奖。这三首长诗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还出版了诗集《少年的灵感》(1954)、《幻想》(1957)、《我的世纪》(1961)、《群山为何而沉思默想》(1964)、《太阳之歌》(1968)及《时代》等。

60年代末后,创作转向小说,出版了反映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尔巴尼亚落得可耻的下场的《亡军的将领》(1964-1967),表现陈俗旧习在革命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受到巨大震动的《婚礼》(1968),以及《城堡》(1970)、《石头城纪事》(1971)和纪实地拉那解放的《一个首都的十一月》(1975),展示国际共运斗争风云的《伟大孤寂的冬天》(1973)和《伟大的冬天》(1977,《伟大孤寂的冬天》的修改本)。中短篇小说集有《南方之城及其他短篇小说》(1968)、《从前的徽标》(1977)、《三孔桥》(1978)、《头脑冷静》(1980)。儿童文学作品有叙事长诗《阿基罗公主》(1967)、抒情诗集《在兵器博物馆里》(1978)、话剧《城堡和毒品》等。

卡达莱既重视民族文学传统,又具现代意识,主要长篇已译成多种语言,有的评论曾将他与意大利超现实主义作家迪诺·布扎蒂及卡夫卡、福克纳等世界名作家相媲美。他曾主编外文版文学杂志《阿尔巴尼亚文学》。

上一篇:卡达莱 下一篇:科莱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