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印度哲学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112页(1377字)

印度哲学是在最古老的人类文明之一的基础上产生的。

印度哲学的传统发端于公元前15—前10世纪这一时期,几千年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印度哲学史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1)吠陀时期;(2)古典时期,或称婆罗门佛教时期(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世纪);(3)后古典时期(公元10—18世纪);(4)近代和现代印度哲学。在最早的印度思想文献中,也即在吠陀(印度最古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总称)中,除了对众多神明的赞歌之外,就已有了统一的世界秩序的概念——“黎多”概念。

奥义书是对吠陀所作的宗教和哲学注释,它所包含的思想(关于整个精神实体即梵天和个人的灵魂即阿特曼相统一的思想;关于灵魂不死的思想,即认为灵魂可按羯磨或报应的规律由此生转到彼生的思想)在许多方面决定了印度哲学往后的整个发展过程。

奥义书,除了宗教唯心主义学说之外,也反映了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的观点,他们不承认吠陀的权威,否认人死后灵魂的存在,而把一种物质本原看作是世界的基源。古典时期,印度哲学的发展受到吠陀和奥义书的深刻影响。

从中世纪早期起就形成了一种传统,把所有的哲学学派分为正统派和非正统派,正统派承认吠陀的权威,而非正统派则否认吠陀绝对正确。正统学派中有六个派别被认为是主要学派,这就是:弥曼差派(也叫前弥曼差派)、数论派(也叫僧佉派)、瑜伽派、尼夜耶派(也叫正理派)、胜论派(音译卫世师迦派)和吠檀多派(也叫后弥曼差派)。

属于非正统派的有佛教,耆那教和许多唯物主义学派和无神论学派,其中最流行的是斫婆伽派(参阅顺世论)。虽然这样的划分也有其历史依据,但毕竟是掩盖了哲学发展的真正推动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无论是在佛教史料还是在所谓“正统派”的史料中,遭受谴责的首先是那些唯物主义学派。商羯罗这位最杰出的吠植多派哲学家,既猛烈攻击僧佉派思想家的唯物主义思想,也猛烈攻击正理派和胜论派的经验主义。

他抛弃了正理派的合理见解,而靠拢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学派。依附于佛教的唯心主义中观派和瑜伽派进行了反对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的唯物主义学说的斗争。不同哲学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导致了一门关于辩论术、关于知识的源泉和关于可靠知识的科学即逻辑学的诞生。在早期(公元前3世纪)的佛教史料中,已有关于印度逻辑学的最初记载,后来,逻辑学在正理派中得到发展,稍后又在佛教逻辑学家陈那、法称等人的专论中得到发展。

到了古典时期的末期,耆那教丧失了自己的意义,而佛教则被印度教所同化。这时,印度教的毗湿拿体系和湿婆体系发展起来了,它们宣称奥义书中所说的梵就是湿婆神(或毗湿拿神)。

从公元5—7世纪开始,檀特拉论和性力派强大起来了。公元10世纪,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神教的教义(卡比尔帕恩希说)。

在近代,印度哲学是在印度人民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旗帜下得到发展的。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是印度资产阶级,它的思想家所走的是一条复兴本民族的宗教和哲学传统的道路,这就决定了近代印度哲学的性质。

因此便产生了现代化的有神论、“梵教会”和“圣教会”、泛神论和唯心主义,还有泰戈尔、甘地、奥罗宾多·高士的学说。现代的印度哲学家们(拉达克里希南等人)鼓吹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同东方的精神上有重要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思想在印度不断传播。

上一篇:印度教 下一篇:生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