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结构主义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399页(914字)

以揭示客体结构为科学研究课题的具体科学方法论的原则。

结构主义是在20世纪初作为对实证主义思潮那种平淡无奇的进化论的反响,而在一系列人文学科(语言学、文艺学、心理学等)中产生出来的。它所利用的是数学、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所确立的结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的特征是极为注重描述各种研究对象的真实状态,揭示其固有的超时间的内在属性,力图精确区分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相应地摆脱着重于对孤立事实探讨的做法,并确定所研究体系中各种事实或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对客体进行研究的时候,结构主义要求做到:在研究课题的范围内对所考察的事实从其表层组织转到揭示和描述客体的内部结构(它的每一层次各种成分的等级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借助研究材料的理论解释来建立客体的理论模式。

推动结构主义在一系列学科中发展起来的是符号学的创立,索绪尔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Л.С.维戈茨基和皮亚杰心理学的思想,此外还有元逻辑和元数学(弗雷格、希尔伯特)的创立都是这样。借助符号系统使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并以此为中介来表现这些活动的过程——这可以说是结构主义共同的研究对象。

自然语言、原始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等,就是结构主义的这种符号系统。结构方法在一些具体学科中的应用,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例如在语言学中,它就使人们能够用语言系统内部模拟的方法解决了诸如描述没有文字的语言和判读无人知晓的文字等等任务。在对各种文化现象开展各学科间的联合研究,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保持其各自特点情况下接近起来方面,结构主义的思想也起到某种方法论作用。

但是,结构方法在各种知识领域广泛流行的结果,也出现了一些毫无根据的意向,就是妄图把结构主义提升为一种哲学体系,并以此同其他哲学体系(其中包括克思主义)相抗衡。此类意向,因其忽视了结构主义乃至任何一门具体学科的方法论所固有的认识界限,是绝对错误的,理所当然在苏联学者以及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着作中受到公正的批评。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得到深刻阐述的关于辩证分析的方法论原则,是与对结构概念的反历史观点、与否定内部矛盾是客体结构发展变化之根源的观点相对立的。

上一篇:结构 下一篇:结构-功能分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