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倾销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16 22:22:59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123页(614字)
外汇倾销是把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降到超过其在国内贬值程度的办法,使出口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普遍降低,以达到加强竞争优势,向国外推销商品,夺取世界市场的目的。
也是进行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不少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宣布货币贬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外汇倾销的作用。1973年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有些国家为加强其出口竞争能力也任其本国货币下浮。
我国在90年代初,本国货币外汇行市的下降,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鼓励出口。
但是,外汇倾销也不能无条件、无限制地进行。汇率下降,货币对外贬值,也会引起货币对内贬值,提高了国内物价水平,加剧通货膨胀,因此由外汇倾销带来的好处就会逐渐消失。
此外,当一国实行外汇倾销时,其争夺对手也会实行外汇倾销,或者加强保护性贸易措施,对货物进口规定数量限制和利用反倾销税进行对抗,这就给国际贸易带来困难,国际货币关系全面混乱,破坏正常贸易活动,使国际间争夺市场矛盾日益尖锐化。例如1973年2月12日,美元贬值10%,对日元汇率由1美元等于308日元跌到270日元左右,贬值前美国出口一件价格10美元的商品,在日本市场销售3080日元,美元贬值后降为2700日元,大量美国商品在日本扩大了销路,冲击了日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