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
书籍:中医文献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0:26:39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文献辞典》第528页(490字)
脉学着作。
①1卷。清吴楚(畹庵)撰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
为《宝命真诠》卷2。此书分四脉统领、脉症详辨、脏腑部位、四推九候七诊、五脏平病死脉、脉诀死生、诸病宜忌等10篇论述有关脉法。述脉28种,本李中梓《新着四言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统诸脉。惟增加疾脉,是其特点。
论脉首述脉体,次述主病,继阐其理。内容虽多遵李时珍《濒湖脉学》,然能结合己意,融会贯通,每出新见。
如谓革脉,“向以革即牢脉非也。盖革浮而牢沉,革虚而牢实,形与症皆异也。
”后述妇人小儿脉法、奇经八脉等,末附足脉。今存乾隆六十年(1795年)刊本《宝命真诠》中。
②1卷。清罗国纲(振占)撰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为《罗氏会约医镜》卷1。作者“本《内经》,兼集名言”,又结合个人“生平之心得”编为是书。分脉法、四字脉诀、27种脉象、27种脉证、胃脉论、尺脉论等26篇,论述脉学基础理论。述脉象27种,宗李中梓《新着四言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统各脉。
末附胎脉歌括。该书采用四言诀体裁,间摘前人所撰,更加注释。
文简意赅,便于初学。
存《罗氏会约医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