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337页(246字)
五积证之一种。
《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心积.脉沉而芤,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嗌干,心烦,掌中热,甚即唾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心积,名曰伏梁。”“伏梁圆治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
”也可用大七气汤加石菖蒲、半夏,兼吞伏梁丸(见《证治准绳·杂病》)。参见伏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