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347页(207字)
治法术语。
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可耐受攻邪,则宜用攻邪之法祛除邪气,邪去则正安,而虚证可以渐复,这就是以攻为补的治法。
如《伤寒论》治少阴病因邪热亢盛而致津液严重亏损,用大承气汤急下存津,即属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