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6:21:25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563页(411字)
病名。
①指风邪犯表所致的一种外感轻症。见《伤寒直格》卷中。
又称冒风、感冒。
《景岳全书·杂证谟》:“邪轻而浅者,上犯皮毛,即为伤风。”详见感冒条。②指伤寒病太阳中风。
《时病论·伤风》:“伤风之病,即仲景书中风伤卫之证也。”详见中风。③指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类外感热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载六经皆有伤风症:太阳伤风,症见发热,恶风,自汗,头项强,腰脊痛,脉浮等。宜桂枝汤。
阳明伤风,症见发热,腹满,烦渴,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脉浮弦长而数等。宜杏子汤。少阳伤风,症见身热,恶风,自汗,颈项强,胁满,口苦而渴,脉浮弦等。宜柴胡加桂汤。太阴伤风,症见自汗,胸满,腹痛,自利,咽干,脉弦大而缓等。宜桂枝芍药汤。
少阴伤风,症见口燥,舌干,咽痛,心烦,自汗,腰痛连胻骨痠痛,脉沉弦等。宜桂枝汤。
厥阴伤风,症见恶风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脉微而迟等。
宜八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