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自弃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0:46:2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12页(392字)

又称“习得性失助”、“习得无助感”。

一种学到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通常指个人经过长期挫折、屡遭失败之后而形成的一种绝望态度,即使摆脱痛苦的机会就在眼前,也不去尝试解除困难。

此现象原在动物实验中发现。

塞利格曼用进行实验时发现:动物经过操作条件作用可以学到见信号而逃跑,以躲避电击,但是如果训练时使动物永无逃脱电击的机会,那么久而久之,即使电击停止,让它逃跑,它也不逃跑。当动物无法避免有害刺激或不愉快情境而获得失败经验时,会对以后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起破坏性效应,从而不去尝试解决困难。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可以发生,例如学生在学习上屡屡失败之后灰心丧气,对任何机会均持绝望态度。塞利格曼认为这是有机体将失败原因归于无法控制的外部客观条件,自认为主观努力是无效的,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一种情境中习得的自弃,还会迁移到其他不同情境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