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1:25:5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39页(419字)

行为所需达到的预期结果,其又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刺激。

心理学称为诱因,引为科学称为目标。勒温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往往是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动机要能引起行为,不仅需要内在条件,还需要一些外在条件或环境,作为刺激来引起需要,才能诱发动机。而目标正是形成动机的必要条件,外在刺激。

只有当需要和内驱力指向某种特定目标,作为行为动机的诱因能刺激人们达到自己的目标而行动时,我们才可以说个体获得了动机。目标的实现,使人们某些需要得到满足。

个体在出生后,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把自己的需要同某些能降低内驱力所引发的紧张情境联系在一起,从而致使其随后许多行为有了目标。目标有简单的,复杂的;个人的,集体的;当前的,长远的。

需要的多样性,导致目标的多样性。管理者要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必须要创造一种条件,提出一些目标作为刺激,以引起人们强烈需要,而激发人们的动机,自觉完成预期目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