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囯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91页(1330字)
书名。
是罗尔纲先生研究太平天囯历史60年的结晶和荟萃,也是最全面和深刻反映太平天囯的一部大型专着。全书150万言,共为88卷,由中华书局承印,繁体字竖排,32开本,四册分装,于1991年出版。罗先生在50年代出版了《太平天囯史稿》。
其后,他从1955年开始了本书的撰着,至1964年的十年间,完成全书初稿。
他在初稿的基础上,又花了二十年的光阴不断增删修订,把最新发现的史料和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自己的独立见解,写进了这部巨着中。1985年他将定稿付梓,史学界对这部“体大精思”的着作期待已久,它的出版,对太平天囯史学者是重大的喜讯。
罗先生撰本书时,对编着体例有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纪传体、编年体的缺点,却保留了其优长。纪传体的优点在于分类系事,“显隐必赅,洪纤靡失”,而且有纪、传、表、志,便于寻索。
但其缺点则在于记事分散,“大纲要领,观者茫然”,难得一事之全貌。
而且本纪以帝王为中心,封建色彩很重。罗先生对纪传体取其长而力避其短,在《太平天囯史》第一篇卷首作“叙论”篇。即作综观太平天囯始末全局的叙述与评论。
在此“叙论”中,对太平天囯的历史背景,革命进程的几个阶段,革命的性质和成就,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等等,作出综合的论叙。读者可从这开宗明义的第一篇里对太平天囯的大纲要领、全面情况,得到一个概括的认识。这显然是纪传体所不能做到的,范文澜同志曾读过这篇“叙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可以不朽矣!”罗先生又删去了君主至上的“本纪”,将洪秀全、洪天贵的事迹移归入“传”中去。
这就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而不是帝王左右乾坤。
第二篇即本书的第二部分是“纪年”,按时间的先后为序,专记每年每月发生的大事,将编年体与纲目体结合。虽仍然按年月纪事,但大纲小目,对史事进行有组织的叙述,避免了编年体“流水帐簿”的枯燥和毫无主次。
第三部分是各种“表”,共19卷。凡全国各地各族的起义人物、太平天囯的王侯百官、各种人物和经济贸易等等,皆列表以详。表中鸿纤悉备,明了易查,这给读史和检索提供了方便。第四部分是“志”。
志是各种专门史,共为20卷,凡政治、宗教、经济、军事、外交、礼仪、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皆有专志。如太平天囯的军师负责制,如“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囯的土地制度、工商贸易等,都论证详审。
许多是罗先生数十年研究的独到见解。第五部分是传记,共47卷。
这是全书比重最大的部分。
上起天王洪秀全、幼主洪天贵、军师杨秀清等,下至乡官胡万智、钟志诚,全国各地各族起义人物如刘丽川,如壮族的黄鼎凤、李文彩,苗族领袖张秀眉,滇西回民起义英雄杜文秀等,都写得生动而充实,事迹考证得很缜密精审,令人倾服。
洋兄弟如罗孝全和呤唎等,史事详赅。对叛变投敌者,着笔如实,不隐恶,不夸张,立场鲜明而又平允得当。
罗先生着《太平天囯史》,态度严谨,精益求精。他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孤怀宏识地主张李秀成伪降说。
他虚心博采众学者的优长,不断完善关于太平天囯土地政策的考证。他这部书代表了当代太平天囯史研究的新水平,是一部传世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