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05:5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88页(717字)

有时也叫不完全竞争,微观经济学关于市场类型的划分之一,由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1933年同时首次提出。

垄断竞争概念及其模型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实际的市场结构并不与传统理论所描述的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种极端情况相一致。垄断竞争指的是在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众多厂商,每个厂商生产相似但并不同一的产品这样一种市场情况,这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市场类型。在这种市场上,由于引进产品差别,使厂商具有某种垄断权力因素,即他的需求曲线呈负斜率形状,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

然而,另一方面,垄断竞争市场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厂商能够自由进入和流出,新厂商能够被建立并在相同的成本条件下生产具有某种差别的同一产品,这使得获取长期超额利润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关于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可以用下图来说明。图中LMC和LAC分别为长期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曲线,dd为需求曲线,MR为边际收益曲线,E为均衡点。

对于一个在短期中存在超额利润的垄断竞争行业来说,在长期中新厂商的进入将导致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并向左下方平移,直到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为止,新厂商的进入停止。图中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于对应E点的上方,在该点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超额利润等于零。需要注意,这里的长期均衡位置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不同,因为这里价格不等于边际成本,生产处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阶段,即没有实现最低成本经营。因此,有人指出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相比内在地缺乏效率,它是在拥有过剩能力下进行生产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