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说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25:25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435页(320字)
【释文】:
是我国古代关于以血缘为基础的九种人际关系的学说。
九族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中“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一语。关于九族历来大致有三种说法:(1)以自己为本位,向上推四辈:即父、祖、曾祖、高祖;向下推四辈:即子、孙、曾孙、玄孙。(2)《白虎通》中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3)《小学》中谓“九族者外祖父、外祖母、从父母,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
第一种说法仅指直系亲属,第二种说法,包括母族妻族,第三种说法兼内外亲。九族是封建社会很重要的人伦关系,旧时立宗法、定丧服皆以此为准。
九族之内一人善则全族光荣,一人恶则全族耻辱,一人犯罪,全族受其诛连,即古之“户灭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