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册
书籍:现代农村经济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10:01:5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农村经济辞典》第133页(470字)
亦称“赋役黄册”。
明、清两代政府据以征课赋役的户口登记簿。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全国地方官府编制差役图,以户为主,每户成员分成丁和不成丁两等,图册一式四份,一份上户部,另外三份由布政司、府、县存案。因上户部的图册用黄纸作封面,故叫黄册。黄册以110户为一里(城市的里叫坊,城郊的里叫厢),由其中丁、粮多的10户轮流担任里长。
里长职责是征赋派役,稽查户口,拘捕罪犯。余100户分为10甲,每甲10户,设甲首一人,协助里长。每户在政府的“清册供单”上登记本户籍贯、丁口、姓名、年龄、田宅、资产。里长把全里的“清册供单”汇总成册,呈报给县。
鳏寡孤独不能支应差役的,附于10甲之后,另为一册,称“畸零”。民户又以丁粮多少分上、中、下三等,各按等供役。
每10年根据人口增减的变化,重新造册。但其后因编造人员和官吏串通舞弊,致人户、田地与实情不符。
各地方主办官吏另编一册,作为实际征赋派役的依据,不上报户部,称“白册”。清沿袭此制度。黄册与鱼鳞图册相配合,保证了封建王朝的赋税收入和差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