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548页(3506字)
季风现象是中国气候最显着的特征之一。
早在古代,季风就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在中国古代,季风有多种名称,如信风、黄雀风、落梅风,在沿海地区又叫舶风。
季风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季风活动的强弱、出现的早晚,对于季风区的天气和气候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季风问题是现代天气学和气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国有一半左右的领土位于季风区内,这里又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人口高密度区,所以季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典理论认为,季风是指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着变化的现象。据此,高由禧对季风现象进行了全面概括,指出存在着5种季风:行星季风、平流层季风、南北半球季风、海陆季风(经典季风)和高原季风。张家诚认为:季风是一种气候现象,它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冬夏的盛行风向接近相反或有显着差异,这两种盛行风的变换是由于两种下垫面的热力性质的季节变化所造成,同时这两种盛行风也代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能够给有关地区天气或气候的年变化造成明显的影响。据此,他认为上述前3种季风很明显被排斥在季风概念之外,而高原季风是否能满足上述定义的各个方面,也值得商榷。
1934年竺可桢撰文《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讨论季风的成因,比较中国季风与印度季风的异同,分析夏季风活动与中国降水的关系,从而开创了中国季风研究的先河,为中国季风研究和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中国的科学家对季风进行了大量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夏季风的爆发和进退及其有关的降水分布,夏季风的低频振荡以及夏季风活动与厄尔尼诺的关系;热源的分布及其对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风的形成、爆发、传播及其对行星尺度的影响,冬季风的低频振荡以及冬季风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夏季风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早。继竺可桢之后,1950年叶笃正等先后指出,中国季风的进退与东亚大气环流的两次突变有关,这两次突变一次在6月,一次在10月。
1956年徐淑英在研究夏季风的进退时指出,每当一次夏季风比较显着地北进或南退时,中国上空的气流都有一次较明显的变化。后来,他和高由禧利用候平均雨带位置的季节变化,证明了与季风相联系的大雨带的位移,是以渐进与跃进的方式进行。另外,高由禧等发现,东亚同纬度地区雨季的起迄日期,东边比西边早,这说明亚洲季风的建立是自东向西推进的。1979年陶诗言等指出,夏季在亚洲地区存在着两支季风,即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1985年他又指出,南亚季风与东亚季风的源地和主要环流系统是不同的,东亚季风源于澳大利亚高压而南亚季风源于Мasсareиe高压;影响南亚季风的热源在缅甸和西藏高原一带,而影响东亚季风的热源位于中国南海地区;而且东亚季风的建立早于印度季风。这与高由禧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1957年陶诗言等指出,“季风爆发”是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一个反映,在此期间,高空环流亦有一次突变,原在中印半岛上空的反气旋迅速进到青藏高原上空并稳定加强,同时150°N左右出现东风急流。后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突变是成立的。
这说明青藏高原在“季风爆发”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3年,在季风试验期间的季风爆发过程中发现,来自南半球的跨赤道气流对“季风爆发”起了很大作用。另外有人认为“季风爆发”与中高纬度阻塞活动有关。
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进行了东亚夏季风研究。
1980到1982年完成的“东南亚夏季风研究计划”,在研究中期振荡、夏季风时期南海和华南的天气系统以及夏季风活动与中国雨带的进退和旱涝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984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CAS)制定了“季风研究计划”。
研究发现,热带广大地区和中国夏季风及梅雨过程中存在着20~30天和30~60天的低频振荡,并提出了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即第2类条件不稳定波(WAVE-CISK)。
夏季风同厄尔尼诺的关系早就成为气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1988年李崇银指出,在厄尔尼诺年印度次大陆西南季风弱,降雨量偏少;在中国大部地区降雨量也偏少。
热源问题是夏季风热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957年朱抱真研究指出,西藏高原在夏季是一个热源,在冬季是一个冷源。1968年Flohn在一个西藏高原区夏季航线气象条件的研究中发现,感热加热在高原西部是重要的,而潜热加热主要是在喜马拉雅山和孟加拉一带。
1979年叶笃正等指出,西藏高原西部感热加热主要发生在5~7月份,而东部的潜热加热主要发生在6~8月份。
1979年FGGE(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1次全球试验)资料的计算表明,夏季最大加热中心在西藏高原的上空。
Nitta的计算表明,夏季加热中心在高原东部附近。1981年陈隆勋等指出,夏季季风区的主要加热中心在缅甸上空,同时在中国南海有一个次大加热中心。
1984年罗会邦和Yanai根据1979年5~6月初FGGE的资料,计算得到初夏的最大加热中心位于阿萨姆-孟加拉上空,高原上空为次大;高原西部感热加热重要,高原东部及孟加拉地区对流潜热加热重要。同时他们还指出,干热对流对夏季高原的加热也起重要作用。
50年代初期,对于东亚寒潮与北半球环流变化的联系就有过许多研究。
1957年陶诗言研究了影响中国的寒潮源地和路径,把巴尔喀什湖至新西伯利亚一带确定为亚洲寒潮的关键区。
8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寒潮中期预报的研究,1985年仇永炎等指出,90%的寒潮都与北半球倒Ω流型酝酿、建立和衰退相对应。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对东亚冷涌(即侵入低纬度的冬季风)的研究。1987年陆菊中等指出,在前冷涌主要从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在后冷涌先从东海向东南进入西太平洋,尔后再向西南经菲律宾进入南海。1988年卢文通等人研究了东亚冷涌向南传播的非地转特征。
1989年丁一汇等研究表明,在1000kPa上,冷涌主要经东海向西南进入南海,在107°E附近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
1988年朱抱真指出,由东亚大陆进入低纬的东北冷涌,可导致局地哈得莱环流和西太平洋瓦克环流的加强。1989年朱乾根等研究,冷涌不仅可使局地哈得莱环流加强,而且可使哈得莱环流圈南移。
近年的研究发现,东亚冬季风具有明显的振荡现象。
1985年仇水炎等指出,寒潮活动周期为20天左右。1989年杨松等指出,弱冷空气活动具有单周期振荡,强冷空气活动具有准40d周期振荡。
而智协飞等则研究了北半球低频季节活动与南半球低频夏季风对流的联系。
1988年李崇银根据1910~1984年的资料发现,在厄尔尼诺发生前的冬半年常有频繁的东亚强寒潮活动。
这说明频繁的东亚强寒潮活动是导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厄尔尼诺的发生对东亚冬季风也会产生强烈的影响,1988年郭其蕴、朱乾根等指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东亚冬季风偏弱。
今后的季风研究应以世界气候研究为背景,加强对季风的低频振荡、季风活动与厄尔尼诺的联系、低纬冷涌对流对中高纬度环流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应该加强诊断分析的研究,以便揭露更多有意义的新事实并探讨其产生机制,从而为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高由禧,等.气象学报,1959,30(3)∶258~262
2 陈隆勋,等.大气科学,1979,3(1):78~90
3 竺可桢.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283~297
4 张家诚,林之光.中国气候.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28~33
5 李崇银.热带气象,1988,4(3):203~215
(河北师范大学郑义亮撰;郑树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