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
书籍:税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03:04:50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税收大辞典》第237页(541字)
指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有计划地管理国民经济的制度。
计划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关系的一个必然反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联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使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服从于共同的目的——满足全体劳动者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不能是盲目的和无政府状态的,而必须是由政府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调节和控制的。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就总体上说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计划经济的本质在于政府有效的宏观控制,实现经常地、自觉地保持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是对立的,它反映价值规律的需求和充分利用市场调节的作用。计划经济的管理形式可表现为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或表现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
实行计划经济,能够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合理地利用人、财、物及自然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和迅速推广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能够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波动;能够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