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頠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84页(953字)
【生卒】:267—300
【介绍】:
西晋哲学家。
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水县)人。西晋开国功臣裴秀之庶子,是皇后的亲属,又是当时名士王戎的女婿。
历任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将军、尚书左仆射。后被赵王司马伦杀死。他“善谈名理”,博闻广志,兼通医术,辞论丰博,被誉为“言谈之林薮”。其思想以崇儒、崇有为特点。曾经上书,主张复兴儒学并沿用儒家所奉行的礼仪制度。
裴頠看到当时名士“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以至于“遂相仿效,风教陵迟”的情况,“深患时俗放荡,不遵儒术”之风进一步蔓延,“乃着《崇有》之论,以释其蔽。”(《晋书·裴頠传》)裴頠《崇有论》的宗旨,在于纠正玄学“贵无”论的“偏颇”,期望通过阐述以“有”为本的新的思想体系,弘扬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从而挽救儒学所面临的危机。指明了整个世界就是万有本身所组成,并不需要在现实世界万有之外去寻找世界的本体。裴頠说:“夫总混群体,宗板之道也。”根本否定了玄学家王弼所鼓吹的“欲将合有,必反于无”的思想。提出了“形象着分,有生之体”的思想。裴頠认为各种有形有象的具体之物,就是各自有生之物的本身,它并不需要以“无”为本体。讨论了理与万物的关系,认为理就是事物本身的理,理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理的本体就是“万有”本身,驳斥玄学家所谈的理就是统率事物的“一”或“无”的说法,从而指出了决没有凌架于万有之上而存在的理。
探讨各个具体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他认识到,每个事物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提出“无不能生有”与“有之自生”说,讨论了“有”的产生问题。
针对魏晋玄学所说万物是依赖于无而生成的,裴頠提出“始生者,自生也”的思想,万物之产生都是自己产生自己,并没有个超物质的东西使它产生,从根本上否定一切造物主的宗教梦呓。讨论了“有”与“无”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虚无”乃是“有之所谓遗者”的思想。“无”与“有”的关系是相对的,决没有离开有而独立自存的绝对的无。《崇有论》思想深刻,批判尖锐,切中了何、王玄学贵无思想的要害,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思想界影响甚大,流传甚广。《晋书》卷35有传。《隋书·经籍志》收入裴頠《文集》9卷,现已散失。
现仅存《崇有论》及《刑法论》。(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