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虞世南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1:11:5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09页(1111字)

【生卒】:558—638

【介绍】:

唐学者、书法家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早年师事顾野王,经十余年,精思不懈,善属文;又亲承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传授书法,妙得其体。

与其兄世基同入长安,皆名重当时。虞世南在隋曾任秘书郎等,入唐累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后进为县公,故后人亦称其为“虞永兴”。

唐太宗大力提倡儒学,又酷爱二王(羲之、献之)书法,故极器重之,“每当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旧唐书·虞世南传》)他与初唐其他重臣一样把诤谏作为“忠君”思想的表现,“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同上)在灾异频发,太宗惶恐不安时,他乘机进谏,强调儒家的“德治”思想,劝戒君主要施行仁政,则天变不足畏。他说:“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且妖不胜德,唯修德可以销变。”(同上)太宗下诏按汉代制度葬高祖,务从隆厚,故“功役劳弊”。他数次上书说:“此适所以为亲之累,非曰孝也。”请太宗深览古今,以先代明君为法,为长久之虑,节俭从事,安于菲薄,以去奢省费,不劳民力,才能扬孝名于无穷。

甚至太宗个人生活中不合儒家教义之处,他也常犯颜直谏。太宗曾写作宫体,命其作和,他谏道:“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新唐书·虞世南传》)太宗好行猎,他又进谏,认为君王应该是推行“仁义教化”的表率,希望太宗自律,以贻范百王。因他“志在忠益,论议持正”,故太宗“益亲礼之。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

”(《旧唐书·虞世南传》)并下手诏说:“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新唐书·虞世南传》)虞世南是由隋入唐,儒学复兴,三教融合时期的重要人物。其哲学思想既有“顺天应人”的民本思想和推行仁义教化,以德政礼治改造社会的积极一面,也有认为朝代兴替,盛衰荣辱皆“期运使之然也。……冥数已定,非独人事”(《论略》)等天命论的消极一面。

对待儒学以外的学术派别,他比较宽容,反对毁灭佛道二教,说:“释氏之法……象外之谈也。老子之义……区中之教也。

至于止恶尚仁,胜残去杀,并有益于王化,无乖于俗典。

”(同上)可见他已认识到三教融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虞世南的书法笔致外柔内刚,圆融健逸;笔意调和,美而不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论研究也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

着有文集30卷,多佚。存世着作有他在隋秘书监时辑录的类书《北堂书钞》160卷,另《全唐文》卷139辑有其《论略》等着作。(章洁)

上一篇:姚思廉 下一篇:孔颖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