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王守仁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1:30:1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92页(1601字)

【生卒】:1472—1528

【介绍】:

字伯安,自称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浙江余姚人。明朝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少时就读私塾,以“读书学圣贤”为“第一等事”。21岁举浙江乡试,后随父至京师,苦读朱熹遗书。26岁时因北方边报甚急,遂留心武事,学习兵法。28岁中进士,赐观政工部。不久,授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因怒犯武宗,谪为贵州场驿丞。以后曾先后担任过江西卢陵县知事、南京刑部、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

正德十六年(1521)因平乱有功,升任兵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总督两广军务,镇压广西少数民族起义,次年回师途中在南安病逝。

王守仁的教育实践活动,大部分是在从政之余进行的。凡他所到之处,都修建书院、倡办地方官学和社学,以及主持制定乡约等,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如创建龙岗书院、主讲贵阳书院、修建濂溪书院和阳明书院,创办思田学校、南宁学校等。

他在余姚龙泉山寺讲学时,生徒云集,环坐听讲者达300余人。

其着作甚多,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计38卷。他继承和发挥了南宋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把“心”看成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认客观存在的真实性。

他所言之“心”,亦称“良知”,又称“天理”,后人称之为“心学”,成为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由此出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致良知”,具体地说就是“明人伦”,即“明伦之外,无学矣”。他极重视德育,并认为德育的关键是“去人欲,存天理”。

在修养方法问题上,他强调“立志”、“成傲”,“攻吾之短”、“诱掖奖劝”,以及“务实去名”。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不同意朱熹“知先行后”的说法,主张“知行合一”。根据这一观点,强调做学问应在“明白自家本体”上用功夫,“不假外求”,即不必通过外界事物来获得知识,也不必盲目地尽信典籍。

在施教问题上,他强调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必须“渐渐盈科而进”,不可踖等。

他还认为,同一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情况,要“随人分限所及”,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量力而行,使其“益精其能”。

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他提出了许多富有积极意义的见解。

他反对在学习上强迫死记硬背,在德行上进行约束体罚;主张采取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心志的方法。他认为,对儿童一味斥责、鞭挞绳缚的传统教育方法,只能使他们“视学舍如图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其结果是“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发挥各门课程的多方面作用。他指出,“歌”、“读书”、“习礼”等课程,不仅有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作用,而且还有陶冶情感、激发志向、端正威仪、发育身体等作用。

其次,在教学程序上应注意动静搭配、脑体交叉。他在《教约》中,把每日功课作了精心的安排,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这样,每日上午,学童背书、诵书疲乏之后,可通过“习礼”课“周旋礼让”、“拜起屈伸”,以动荡其血脉,舒展其筋骨。下午又在诵书、讲书之后,通过“歌诗”课在悠扬的歌诗声中,以饱满的情绪结束全天的课业。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功。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出发,用启发、引导、讽劝的手段来代替“督”、“责”、“罚”的做法,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如同春风时雨被及草木一样,“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日化”。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尽管是在主观唯心主义指导下,有诸多局限性的一方面,但对打破程朱理学的束缚,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尤其是在儿童教育方面提出的宝贵见解,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他一生到处倡导办学,从事讲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对明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王敏杰)

上一篇:朱得之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