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言观意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11:2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890页(375字)
魏晋时期玄学家王弼(公元226-249年)的“言意”命题。
魏晋时期,“言意”之辨从先秦的“名实”之辨演变而来,此时许多玄学人士主张“言不尽意”,认为微妙的真意(道、玄)非言、象所能举。王弼根据庄子“得鱼忘筌”的说法,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蹄;筌者所以在鱼,在鱼而忘筌也。”这里强调了言者所以在意,旨在用言和象来把握意,而只有“忘言”、“忘象”,才可“得意”,所以“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王弼这一理论对汉代儒家烦琐学风具有合理的批评意义,但他把“意”看做是可以脱离言、象而独立自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