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国子监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31: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46页(1210字)

中国古代教育管理机构与最高学府。

源于国子学。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初设国子学,北齐改称国子寺。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唐承隋制,于贞观元年(627)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

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元年(705)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宋沿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东京国子监,增辖武学。

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如北宋着名学者程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

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1420),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

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射圃、仓库、疗养所、储藏室外,教室、藏书楼、学生宿舍、食堂,就有2000余间。教学和管理设有五厅(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诸堂)。学生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十年(1422)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衰。

明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此外,国子监对教职员的职务、待遇及对监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

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乾隆年间,国子监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苏湖教法,分经义、治事二斋教学,“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但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撤销。

上一篇:社学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