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学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32:1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48页(480字)
又称义塾。
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对下层人民的思想统治,使学童从小养成安分守己的性格,将来成为“安身良民”,普遍设义学。义学是明清时期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的教育机构。
“义学”之名源于宋代,但当时只是以宗族为单位,仅限于教授本族子弟的家族学校。到了清代,由于政府的提倡,义学开始广为设置。
清代的义学是从旗人子弟义学和边省地区义学发展而来的。据《钦定学政全书》记载,康熙四十一年(1702)礼部议准在京师崇文门外设立义学,选五城各小学的“成材者”入学就读,并颁赐御书“广育群才”匾额,这是清代设立义学的最早记录,此后,八旗也有义学之设,以教授幼童学习满、蒙文字。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多次下诏,令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边陲地区设置义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乾隆以后,内地亦广设义学,直至清末,义学一直是清代蒙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学与社学及一般私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招收“孤寒子弟”为主,一般不收学费,有的还发给学习用品,属于免费义务教育。
义学分官立、民办两类,官立学校中教师俸银从国库出,后者以捐田、捐银、捐房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