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道家的教育思想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37:3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76页(3245字)

道家是先秦时期颇具特色的学派。

其创始人为老子,代表人物有庄子、田骈等。道家对儒家的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老庄基于其自然人性论的观点认为,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之教是束缚人性的行径,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是悖逆了人的自然本性的纯朴。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又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庄子说:“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谣也。”(《在宥》)喜欢仁义礼乐都属于“乱德”、“悖理”、助长谣巧的行径,有害于人的自然本性。因此,他说:“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蹄》)“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胠箧》)他认为孔丘是“鲁国之巧伪人”,“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盗跖》)。进而他们提出了“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的主张。他们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道德之学,习之愈多,则人的素朴的自然本性就会愈益受到损害。

所谓“为学日益”,则“为道日损”。他们对礼教的虚伪性的揭露,有其深刻性与合理性。但对儒家教育的批判确有很大的片面性,对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持合盘否定的态度,是与人类文化、文明的进步背道而驰的。老庄虽然提出“绝仁弃义”、“绝圣弃智”,但并非全盘否定一切教育。

他们本身亦设学施教,宣传他们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并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与主张。道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道”为教。

他们认为“道”是来源于自然而反映客观自然的法则。它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无为。

所谓自然无为的基本含义,即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毫不造作。他们认为只有遵循自然无为这一原则进行施教,才能使人的自然本性获得充分的展现,使人从现实生活的种种困扰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地生存和发展。如人人如此,则社会便会走向安宁。因此,他们的教育目的,是要求人们把“道”做为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

他们所希望培养的人,即是认识、追求、实现“道”的人。在德育方面,道家基于其自然无为的思想,提出了不争、知足、贵柔的教育主张。老庄视不争为美德。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他以水为例,赞扬“不争”是一种最好的美德。一个人具有了不与人争地位、争功名、争财利的这种品德,就接近于“道”了。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不争”的具体内容:“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他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他甚至认为,如能不争,不但不会犯错误、有过失,反而会使人不敢同你争夺了。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宣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论(《逍遥游》),主张“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刻意》)。

他认为如能“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渔父》)。老庄还提出了知足的主张。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他深刻地认识到事物总是向其反面转化的,从事物的矛盾与转化中分析并提出知足的教育主张,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主张“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于尘埃之外”(《齐物论》)。他认为世人之所以奔忙困苦,甚至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都是因为舍弃不了个人的利益所致。

老子还提出了“贵柔”的主张。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

”(《老子·七十七章》)又说:“守弱曰强。”他强调一个人应经常保持“柔”的姿态,所谓“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老子·四十五章》)。他主张要教育人们懂得,一个人要想经常朝气勃勃,生命力旺盛,由柔变刚,由弱变强,就必须养成“贵柔”的美德。道家提倡“不争”、“知足”、“贵柔”,其中含有教人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甘于现状的消极思想,但其中也含有教育人不争个人名利,不走极端,养成谦虚的美德的合理性。

在教学方面,道家基于其自然无为的思想,也提出了一些主张。老子首先提出了“不言之教”的主张(《老子·四十三章》)。

所谓“不言之教”,不是不说话,不施教。他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老子·四十二章》)但他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五十六章》)字面意思是知道的人不说话,说话的人不知道。

更深的意思是不以说为知,更不以虚饰浮词为知,因为“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他主张要遵循自然法则进行施教。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亦主张“行不言之教”(《知北游》)。他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也是讲不清楚的,要真正懂得并有所领会,只有依靠自己体察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办事。

因此,他强调教育要顺任自然,不要强作妄为,反对世俗通行的喋喋不休的说教。道家强调学习要虚心。老子要求学“道”要“虚其心”(《老子·三章》),要虚怀若谷,要“知不知”。他说:“知不知尚(上)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七十一章》)后来庄子讲破成心,师心自用,便是对老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他主张学“道”要谦虚而不要“自以为足”。因为“道”是深奥莫测的,不能浅尝辄止,切忌自以为足。

他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因此,不能以小有收获便执之而不深究,自囿所见。

对于“道”的表面浮华现象,用华言美词说之道之,是不利于“为道”的。庄子还进一步主张“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因为“知止其所不知,至矣”(《齐物论》)。

他认为宇宙间事物千变万化,人的求知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所谓“知也无涯”(《养生主》)。道家在教学中非常讲求辩证法。

这是道家教学思想的重要特色。他们认为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是学习“道”的基本方法,极力反对片面性。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就是说,要想学“道”,就必须从无形象处来观其幽深而潜在的微妙;从万事万物的形象处观其端倪,知其终极的道理。即是说,对客观现实的事物,既要从正面观之,又要从反面观之,看到事物的全貌,从而把握“道”的本质。

所以,老子在教导人们如何观察现实时,常常对立并举。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不仅要求人们看到事物的对立统一,并且指出了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所谓“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老子还主张学习要循序渐进。他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老子还提出了“贵师”的主张。他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二十七章》)老子辩证地看待正反两方教员的作用和两者之间的互相转化。这种以善人为师,以不善人为戒的“贵师”思想,在当时可谓首举。

但道家的“贵师”思想是与他们的自然无为的“道”论密切相关的。老子所谓的“贵师”是尊崇那些顺应自然,善于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的有道之人为师。

到了战国后期,黄老学派便明确提出了“师有道”的主张。

总之,道家做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有消极退守的成分,但在他们的一些教育主张与观点中,却富有深刻性与启迪性。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当时或后世教育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