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理学学派的教育思想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37:3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80页(2055字)

理学学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本条目指广义的理学学派,即宋明时期以研究儒家经书义理为特点的义理之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起源于北宋周敦颐(1017-1073),他以《周易》、《中庸》等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学说的某些因素,提出“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同时,从“太极”论及“人极”,从宇宙论的高度阐述道德人性,得出人性本是善的,但由于后天不断与外物接触,不免染有恶的一面。

他进而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恶从善。

在教育方法方面,主张通过主静、窒欲、改过、迁善等修炼工夫,使受教育者符合“中”、“正”、“仁”、“义”的做人准则,达到自觉地信奉和遵守儒家的纲常名教。北宋张载(1020-1077),理学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太虚即气”的元气本体论,论述了“一物两体”的对立关系。在人性方面,认为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人性,并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变化“气质之性”,使之去恶从善,尽合“天地之性”。其途径,强调“知礼成性”,“躬行礼教”,学以致用。主张读书始于《六经》,尤重《三礼》,做到“真履实践”。北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两兄弟,早年同受业于周敦颐,并与张载交往甚密,对周、张理学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奠定了理学的理论基础,完成了儒学向理学的过渡。二程提出“理”或“天理”为宇宙的本源,“万物皆是一理”。

他们还继承张载的人性观点,分性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并称“气质之性”为“才”。认为“性即是理。理自至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

故“才则有善与不善,性则无不善”。二程在“天理”和“人性”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即在“变化气质”,达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目的,实现“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的培养目标。

二程还进一步提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为学纲领。主张“知先行后”,“致知在格物”。“格物”的主要途径是读圣贤书,尤其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南宋朱熹(1130-1200)集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和程颐各理学派别思想之大成,断言“理”先天地而生,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自此,一方面赋予“天理”以伦理的属性;另一方面又使封建“三纲五常”上升为“天理”的高度。

在人性方面,他继承发展了张载、二程的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是由“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人心是由“道心”与“人心”构成的。因此,教育的作用不仅要变化先天的“气质”之偏以恢复“天地之性”,而且要消除后天的物欲和私欲对“人心”的蔽障,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他还在此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存天理,遏人欲”的教育纲领,使人追求封建人品的完善。

为达此目的,主张“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朱熹死后,其理学曾受到南宋统治者的诏令“崇奖”,肯定其继承孔孟之学的道统地位,并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陆王心学,是由南宋陆九渊(1139一1192)初创,明朝中叶王守仁(1472-1528)继承和发展的“心学”学派。

陆九渊认为,充塞宇宙的“理”由心而发,与心一致。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由此,导出了心学的基本命题,“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根据“心即理”的理论,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使人“明理”,也就是“明心”或“立心”。

关于“明心”或“立心”的方法,他指出:“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保养灌溉,此乃为学之门,进德之地”;“此(指心)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

思则得之,得此者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进德者,进此者也”。上述观点,展现了陆九渊“心学”理论的基本特色,也表明了其“心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心学”思想,形成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心学”体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同理学一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这就是说,“心”是世界万物的本质,世界万物及其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是“意之所用”。从这一理论出发,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教育思想。在他看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万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

因此,“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认识的本体和道德修养的本体。“致良知”既是认识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具体地说,“致良知”就是体认自己心中的“良知”,并将此“良知”推及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符合“良知”。这便是为学的功夫。“致良知”就是去掉邪念、人欲,使心恢复到原来的“良知”。这便是修养的功夫。

分享到: